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肖遠騎
關注時代、關注現(xiàn)實,我認為是2011年高考作文命題的主旋律。
縱觀今年高考作文題,在所有省市的作文題目中,北京市的題目有“特破”。北京市選擇了與乒乓球有關的命題。以《突破》為主題,要求學生闡述對于中國包攬鹿特丹世乒賽全部金牌的看法。題目要求為:鹿特丹的乒乓球比賽,中國獲得了冠軍,人們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說,中國有實力,應該得冠軍。也有人說,應該讓其他人嘗試突破,也拿冠軍。還有一種聲音說,中國應該讓出這個冠軍,不能總是霸占冠軍寶座。請選擇一個角度擬題作文。
這個題目既緊連時代脈搏,又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極富挑戰(zhàn)性。它符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使我們的學生“學會多角度的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我認為這個題目出得好。當然,其他省市地區(qū)高考作文題,也高揚“關注時代、關注現(xiàn)實”的主旋律,如:
·2011年全國卷作文題目:代買彩票
·2011四川高考作文題目:總有一種期待
·2011年湖北高考作文題目:舊書
·2011年重慶高考作文題目:情有獨鐘
·2011年廣東高考作文題目:回到原點
·2011年安徽高考作文題目:時間在流逝
·2011年山東高考作文題目:這世界需要我
·2011年江蘇高考作文題:拒絕平庸
·2011浙江卷高考作文題目:我的時間
由此看來,今年的作文題目,應當說開放度比往年更大,給了考生一個主動思維的機會,一個展示自己思想的空間。實際這樣的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試題,并不是中國人的創(chuàng)舉,國外許多國家的高考就是如此:法國的高三分文、理、經(jīng)濟科。2007年的作文考試均是三道考題:
文科的作文題: 1、“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2、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著暴力”? 3、試分析休謨論“結伴欲望和孤獨”一文的哲學價值。結伴是人類最強烈的欲望,而孤獨是最使人痛苦的懲罰。
理科的作文題: 1、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 2、我們對現(xiàn)實的認識是否受科學知識的局限? 3、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學含義。盧梭說:我們對同類的情感,更多產(chǎn)生于他們的不幸而不是他們的歡樂。為共同利益聯(lián)系在一起的基礎是利益,因共處逆境團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感情。
經(jīng)濟科的作文題: 1、什么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 2、“給予的目的在于獲得”這是否是一切交往的原則? 3、試分析尼采的論“罪行與犯罪”一文的哲學意義。尼采說:輿論在了解犯罪動機和作案具體情況后,就應該遺忘,這種現(xiàn)象是否有悖于倫理原則?
錢學森曾經(jīng)說:他在美國的老師馮-卡門是一個極具創(chuàng)新思想的教師,有多少次人們提醒他,“卡門教授,您把這么好的思想都講出來,就不擔心別人超過你”卡門說,我不怕,等他趕上我的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遠去了。錢老說上個世紀的30年代,美國的加州大學創(chuàng)新的空氣彌漫在整個校園,可以說,整個校園的精神就是創(chuàng)新,在這里你必須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說別人沒有說過的話,拔尖的人才很多,你得跑在別人的前面。美國的學生以能在課堂上找到老師的漏洞為樂趣。我想,中國教育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校園的天空一定要飄動創(chuàng)新的云彩!當每一位學生能夠在創(chuàng)造性教育中得到充盈的精神關懷、豐富的知識給養(yǎng),頭腦風暴的滌蕩以及自主的時空存在時,我相信,這種教育將會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fā)光。中國就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人才,就能去摘取諾貝爾獎杯。今年的作文題有了點這個味兒,我為此歡呼!
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百年校慶講話中說:“要注重培養(yǎng)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積極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的良好環(huán)境,使學生創(chuàng)新智慧競相迸發(fā),努力為培養(yǎng)造就更多新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新技術的發(fā)明者、新科學的創(chuàng)建者作出貢獻。”貫徹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如何實現(xiàn)教育創(chuàng)新時代的到來:我想我們的教育改革要注意以下幾點:
1、從教育觀念上要明白:學校要培養(yǎng)能與世界溝通的開放型人才;能與科學對話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能與社會適應的綜合型人才。應試教育,雖然可以生產(chǎn)出一流的技術人才,卻無從培養(yǎng)出真正的科學精神,無法造就創(chuàng)造未來的天才。知識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質(zhì)。當學生離開學校時,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
2、從課堂教學上一定要打通學生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書本世界是語言符號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單色調(diào)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來的世界。這個世界缺乏色彩,缺少變化,是以一種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態(tài)呈現(xiàn)出來的。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以一種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態(tài)迎面而來的。對學生來說,他們很有可能在課堂上是生存于書本世界,徜徉于書本,遠離于現(xiàn)實。實際上,生活中蘊藏著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生活中有語文,生活中有數(shù)學,生活中有物理、化學。一旦教師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兩相融通起來,學生就有可能會感受到書本知識學習的意義與作用,就有可能會深深意識到自己學習的責任與價值,就有可能會增強自己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學習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項枯燥無味必須要完成的義務,而是一種樂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動了。
3、我們要有正確的學生觀。羅素有一句話,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擁有幸福的人生。教育的世界里只有春天!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開放。美國女科學家麥克琳,托克81歲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yī)學獎,她說:“我是一朵秋天里的雛菊,我相信,不是每一朵花都在春天里開放。”當我們面對孩子時,我們是否尊重了孩子成長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否做到了耐心的等待他的綻放。請相信我們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這朵花都有屬于他自己開放的季節(jié),一旦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開放季節(jié),就會開放得無比絢麗。(中國的差生王楠子到美國成了繪畫的天才獲得全美動畫比賽冠軍,被譽為天才學生)就是明證。中學教育的責任就是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施加適合的肥料,讓小樹長得正一點,壯實一點,基礎打得好一點,而真正成為大才,成為參天大樹,需要更多層次的教育,更大范圍的實踐鍛煉。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教育工作者做有勇氣的知識分子。 學校要成為 “學問的故鄉(xiāng)”和“精神的家園”教師的身上要有時代的年輪,要學會站在教育站略的制高點上思考問題。教師要有主心骨,不跟風。多一點哲學思考,多一點文化判斷力。不能只埋頭上課,要抬頭仰望。要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園,只有才能辦有思想的教育。教師—專職景點導游?可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這樣的教師在做著專職景點導游的角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可是教師的教案沒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變,就那么一年又一年的的接待著相同的“游客”,一天又一天的重復著別人的故事。教室不只是上課的地方,那是一個學生在校生活的場所。在西方和歐洲都非常注意教室的設計,在他們的眼里教室小天地,安逸、合適最關鍵。他們的教室分成四個區(qū):上課區(qū)、閱讀區(qū)、游戲?qū)嶒瀰^(qū)、辦公區(qū)。把學習氣氛營造得輕松自然。
面對著今年的作文題,我們應該明白: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教育一定要關注時代!關注現(xiàn)實!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