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一則來自北京大學的新聞再次引起公眾的關注:北大環(huán)境與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的同學評選出“北大校園十大浪費現象”。這些現象包括食堂浪費糧食嚴重、單面打印的社團傳單、三角地傳單過多等等。這些情景每天都在各大校園里上演,久而久之形成習慣。北大學生希望通過展示這些浪費現象,提醒大學生們注意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
三角地傳單過多居浪費排名之首
此次活動發(fā)起方、北大環(huán)境與工程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秘書長譚玉菲告訴記者,這是他們首次開展“北大校園十大浪費現象”調查。調查從2009年11月16日開始,一直到2009年12月中旬截止。評選最早在北大三角地征集意向,然后通過現場問卷填寫、BBS回帖、郵件回復等形式,得出結果。
對于此次評選的目的,譚玉菲表示,目前北大已在實施一些校園“低碳”環(huán)保節(jié)約的調查和項目,他們的初衷是提醒同學們減少浪費,號召大家以身作則,節(jié)約資源。評選活動希望在校園里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建設綠色校園文化。
據介紹,這些浪費現象分為校園篇、食堂篇、生活篇,其中“三角地傳單過多形成資源浪費”位居浪費排名之首。這“十大浪費現象”是:1、三角地傳單過多,資源浪費;2、食堂打飯菜過多,剩飯浪費;3、打印多為單面;4、食堂免費提供塑料勺子,用過即扔;5、衛(wèi)生間及宿舍未及時關燈;6、藝園餐廳提供的一次性飯盒、筷子等;7、打印紙張沒充分利用便丟棄;8、宿舍發(fā)放的報紙;9、宿舍、教室用電過度;10、飲料瓶沒有回收。
校園浪費現象嚴重
記者走訪了首都多所高校,發(fā)現“北大校園十大浪費現象”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以學生食堂為例,每到就餐時間,各學生食堂內的殘食桶很快就倒?jié)M了,里面堆滿了只咬了幾口的饅頭和白花花的米飯。北大農園餐廳二層殘食臺負責清理的張師傅告訴記者,他每天能收起滿滿三大桶的殘食,足有600斤。整個二層的3個殘食臺一天能收超過1000斤的殘食。北大各餐廳每天產生的殘食估計約有5噸。他說:“看到大學生們把好好的飯菜扔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在多個校內復印店,記者看到,復印筆記、打印作業(yè)、印制宣傳單……來復印的學生、職工一撥接著一撥,復印機、打印機一整天不間斷地運行。多位店主表示,每天消耗的紙張都在數千張,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單面印刷。
此外,記者發(fā)現,學校里的用電浪費現象也很普遍。學生宿舍白天亮燈的情況比較常見,還有一些同學離開宿舍,電腦仍一直開著。晚自習時間,一些教室內空空蕩蕩,或只有幾個學生,但幾十個燈管全亮著。
對于校園的浪費現象,許多大學生表示憂慮。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碩士研究生劉薇表示,這些浪費現象很多都可避免,如校內的海報傳單過多,許多同學接過傳單后隨手就扔進垃圾箱。其實,很多通知、宣傳完全可以放在校園BBS上,貼在宣傳欄既不美觀,也造成了浪費。
北大今后將評選“十大節(jié)約現象”
據記者了解,“十大浪費現象”的評出產生了一些良好效果。許多大學生接受采訪時表示,自己開始反思現在的生活方式,注意提高環(huán)保意識。在自覺節(jié)約資源和能源的同時,也向周圍的同學、親戚和朋友宣傳,倡導大家都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huán)境,節(jié)能減排。
譚玉菲告訴記者,他們將就相關內容與學校環(huán)境保護辦公室等相關部門進行聯(lián)系,提出一些建議,供學校在修訂制度時參考。此外,今后他們還將評選“十大節(jié)約現象”,向大家推薦學習的榜樣。
北大環(huán)境與工程學院團委書記劉卉對記者說,學生的這次評選和調查反映了他們能關注身邊的細節(jié),關注環(huán)保。包括北大在內的青年學生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樹立環(huán)保意識,并時刻提醒自己身邊的人,以己帶人,才能真正保護環(huán)境。(新華社記者 李江濤)
上一篇文章:黨中央國務院不斷加大資助高校貧困生工作力度
下一篇文章:抓小偷犧牲大學生楊濟源家屬獲賠10萬保險金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