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8月11日報道,近年來,美國畢業(yè)生在國內面對高達兩位數的失業(yè)率,上海和北京逐漸成為他們尋找機會的新天地。
就連對中文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懂的人也順潮流而動。他們之所以受到吸引,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迅猛,生活費用較低,還可以規(guī)避在美國首次就業(yè)需要繳納的一些費用。
亞新科工業(yè)技術有限公司是中國一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公司創(chuàng)始人杰克·佩爾科夫斯基表示,“過去幾年里,到中國來工作的年輕人激增”。
“1994年我來中國的時候是第一次美國人來華浪潮,”他說,“這些年輕人形成了第二次浪潮?!?
麥肯錫(上海)有限公司的合伙人華強生從上世紀80年代起生活在中國,他表示,同幾年前相比,現在有更多的美國年輕人來到中國加入創(chuàng)業(yè)大潮。他說:“中國正在進行許多嘗試,尤其是在能源領域,年輕人都愿意來試試新事物。”
中國的經濟狀況對企業(yè)家和求職者比較有利。
薩拉貝絲·伯曼2006年畢業(yè)于巴納德學院城市學專業(yè),23歲時來到北京擔任以她的年齡在美國很難得到的職務:北京雷動天下現代舞團的項目經理。
伯曼表示,她被聘用是因為她了解西方現代舞,不是因為她了解中國。
雷動天下的藝術總監(jiān)曹誠淵說,他看中的是伯曼有能力在中國以外拓展聯系,“我需要一個人與西方世界溝通”。
佩爾科夫斯基來中國之前在華爾街工作了將近20年,他指出,許多中國企業(yè)希望聘用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幫助它們打入美國市場。
許多美國年輕人表示,在中國工作的一大優(yōu)勢是可以在職業(yè)生涯中跳過最初的一兩步。
上一篇文章:任“網上村官”為農村發(fā)展提速 重慶大學生暑期
下一篇文章:每年近七成畢業(yè)生活躍在農村 安徽科技學院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