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新生約占20% 北大量身定做資助方案
領取生活用品“愛心大禮包”、接受師兄師姐贈送的書籍、在專項培訓基地中接受普通話培訓……今天是北京大學新生報到的日子。從今年起,北京大學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民族、不同性別、不同區(qū)域、不同貧困層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不同特點,提供相應的學生資助方案,即“綠色成長方案”。
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彥介紹,2010年起,北京大學更加關注學生個性差異,根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對經濟資助、能力提升等需求的差異,結合實際情況,提供不同的經濟資助和不同的能力支持,為學生提供屬于學生本人的資助成長方案。
目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北大在校生(本科)中的比例約為20%,在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中,農村學生比例約為60%,災區(qū)學生比例約為11%。(趙婀娜 彭富玲)
北大為受災的困難新生發(fā)放助學金
9月1日上午,在北大南門燕園關愛“綠色通道”現場,北大為受到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影響的35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發(fā)放了燕園關愛助學金。
從8月初開始,北京大學學生資助中心就開始聯(lián)系受自然災害影響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提早為這些學生準備了包括生活、學習和通信等用品的價值4000元的愛心大禮包,并為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新生提供路費。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