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英國人胡潤制造“中國富豪榜”開始,至2008年已有10年,每年福布斯、胡潤、南方周末和新財富等中國四大富豪榜排名機構發(fā)布中國富豪榜時都觸動了中國人對于財富最為敏感的神經,中國富豪榜可以說是對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民營企業(yè)的輝煌成就的集中展示,上榜的“富豪企業(yè)家”是我國優(yōu)秀企業(yè)家中的最杰出的代表,他們的成才規(guī)律與科學家、藝術家和政治家一致,都是各自所在領域的代表人物,對社會發(fā)展的貢獻不容低估。
富豪企業(yè)家是改革開放30年來高校對社會的又一大貢獻
上榜富豪及其資產是媒體關注的熱點,而富豪企業(yè)家們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和求學經歷卻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特別是那些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富豪企業(yè)家更是“知識創(chuàng)造財富”的踐行者,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高校對國家和社會的又一大貢獻,培養(yǎng)這些財富英雄的高校理成為了培養(yǎng)和造就“富豪的搖籃”,成為眾多具有自主創(chuàng)業(yè)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有志青年學子競相報考的高校
中國哪所大學培養(yǎng)的富豪最多?誰是中國“富豪搖籃”?
“2009中國高校富豪校友榜”通過對1999年-2008年的10年間胡潤中國百富榜、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南方周末中國(內地)人物創(chuàng)富榜和新財富500富人榜上榜富豪的求學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統(tǒng)計得出,是衡量我國高校企業(yè)經營管理人才貢獻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高校企業(yè)經營管理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水平的重要標志。
北大畢業(yè)富豪校友最多,贏得“富豪搖籃”美譽
結果顯示,在1999年-2008年中國四大富豪榜上榜的富豪企業(yè)家中,北京大學畢業(yè)的富豪校友人數最多,有35人,高居2009中國高校富豪校友榜榜首,當之無愧成為了“富豪搖籃”,這是繼“院士搖籃”、“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搖籃”和“長江學者搖籃”之后的又一大美譽。浙江大學畢業(yè)的富豪校友有23人,位居第二;清華大學有22人,居第三;復旦大學有20人,居第四;中國人民大學有16人,居第五;中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各有9人,并列第六;南京大學和深圳大學各有8位富豪校友入圍,并列第九。
位居前二十的其他高校依次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山東大學、南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暨南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廈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和四川大學等,上榜富豪企業(yè)家校友人數均在5人以上。
理工科背景富豪占絕對優(yōu)勢,文科教育背景占有相當比例
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通過分析1999年-2008年中國四大富豪榜上榜的富豪企業(yè)家求學背景發(fā)現(xiàn),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富豪企業(yè)家是占有絕對的優(yōu)勢,具有文科教育背景占有相當比例。但是,從富豪企業(yè)家畢業(yè)的院校來看,綜合性高校比理工科高校在富豪企業(yè)家培養(yǎng)上更具優(yōu)勢,前十名的高校中占據多數。而以經管專業(yè)為優(yōu)勢的文科高校表現(xiàn)突出,在培養(yǎng)“富豪校友”數量上與理工類高校相比也具有相當的優(yōu)勢。
富豪企業(yè)家就讀高校主要集中經濟發(fā)達地區(qū)
課題組專家、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王凌峰博士分析指出,從2009中國高校富豪校友榜上榜高校的所在區(qū)域來看,1999年-2008年上榜富豪企業(yè)家所就讀高校主要集中在我國經濟較發(fā)達的省市,畢業(yè)于中西部地區(qū)的高校的富豪企業(yè)家相對較少。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高校的培養(yǎng)富豪相對較多。而經濟欠發(fā)達的湖南和黑龍江等省高校培養(yǎng)富豪總數也挺進了全國前列,令人刮目相看。
因此,即使地處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高校,只要堅持發(fā)展特色、抓住歷史發(fā)展機遇、敢于求變創(chuàng)新,畢業(yè)生中同樣能涌現(xiàn)出富豪企業(yè)家。
2009中國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名次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qū) | 校友人數 |
1 | 北京大學 | 北京 | 35 |
2 | 浙江大學 | 浙江 | 23 |
3 | 清華大學 | 北京 | 22 |
4 | 復旦大學 | 上海 | 20 |
5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16 |
6 | 中南大學 | 湖南 | 9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9 |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9 | |
9 | 深圳大學 | 廣東 | 8 |
南京大學 | 江蘇 | 8 | |
11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7 |
山東大學 | 山東 | 7 | |
南開大學 | 天津 | 7 | |
14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6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6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6 | |
17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5 |
暨南大學 | 廣東 | 5 | |
東北財經大學 | 遼寧 | 5 | |
廈門大學 | 福建 | 5 |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5 | |
四川大學 | 四川 | 5 | |
23 | 武漢大學 | 湖北 | 4 |
重慶大學 | 重慶 | 4 | |
溫州大學 | 浙江 | 4 | |
浙江工業(yè)大學 | 浙江 | 4 |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4 | |
中山大學 | 廣東 | 4 | |
29 | 湖南大學 | 湖南 | 3 |
華南農業(yè)大學 | 廣東 | 3 | |
鄭州大學 | 河南 | 3 | |
東南大學 | 江蘇 | 3 | |
北京工業(yè)大學 | 北京 | 3 |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3 | |
天津財經大學 | 天津 | 3 | |
天津大學 | 天津 | 3 |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 | 3 |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3 | |
福州大學 | 福建 | 3 | |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3 |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3 | |
中國科技大學 | 安徽 | 3 | |
江西財經大學 | 江西 | 3 | |
黑龍江大學 | 黑龍江 | 3 |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3 | |
武漢科技大學 | 湖北 | 3 | |
47 | 西北工業(yè)大學 | 陜西 | 2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2 | |
西南政法大學 | 重慶 | 2 | |
華東政法大學 | 上海 | 2 |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 | 2 |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內蒙古 | 2 |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2 |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2 | |
吉林大學 | 吉林 | 2 | |
哈爾濱理工大學 | 黑龍江 | 2 | |
河南財經學院 | 河南 | 2 | |
河南師范大學 | 河南 | 2 | |
河南大學 | 河南 | 2 | |
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 | 河北 | 2 | |
河北師范大學 | 河北 | 2 | |
燕山大學 | 河北 | 2 | |
廣東商學院 | 廣東 | 2 | |
東華大學 | 上海 | 2 | |
濟南大學 | 山東 | 2 | |
中央財經大學 | 北京 | 2 |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2 |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2 |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2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2 | |
揚州大學 | 江蘇 | 2 | |
蘇州大學 | 江蘇 | 2 | |
西南財經大學 | 四川 | 2 |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2 |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2 |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2 | |
77 | 湖南科技大學 | 湖南 | 1 |
西華大學 | 四川 | 1 | |
西南民族大學 | 四川 | 1 | |
汕頭大學 | 廣東 | 1 | |
重慶師范大學 | 重慶 | 1 | |
浙江工商大學 | 浙江 | 1 | |
紹興文理學院 | 浙江 | 1 | |
杭州師范大學 | 浙江 | 1 |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浙江 | 1 | |
浙江師范大學 | 浙江 | 1 | |
新疆師范大學 | 新疆 | 1 | |
天津師范大學 | 天津 | 1 | |
上海師范大學 | 上海 | 1 | |
安康學院 | 陜西 | 1 |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 | 1 | |
上海大學 | 上海 | 1 | |
同濟大學 | 上海 | 1 | |
太原科技大學 | 山西 | 1 | |
山西大學 | 山西 | 1 | |
德州學院 | 山東 | 1 | |
青島科技大學 | 山東 | 1 | |
曲阜師范大學 | 山東 | 1 | |
內蒙古科技大學 | 內蒙古 | 1 | |
內蒙古大學 | 內蒙古 | 1 | |
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 | 遼寧 | 1 | |
沈陽農業(yè)大學 | 遼寧 | 1 |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1 | |
沈陽工業(yè)大學 | 遼寧 | 1 | |
遼寧大學 | 遼寧 | 1 | |
蘭州交通大學 | 甘肅 | 1 | |
福建師范大學 | 福建 | 1 | |
中國石油大學 | 北京 | 1 |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1 | |
安徽財經大學 | 安徽 | 1 | |
合肥工業(yè)大學 | 安徽 | 1 | |
贛南師范學院 | 江西 | 1 | |
江西理工大學 | 江西 | 1 |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1 | |
長春理工大學 | 吉林 | 1 | |
東北農業(yè)大學 | 黑龍江 | 1 |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1 | |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 河南 | 1 | |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 | 河南 | 1 | |
河北理工大學 | 河北 | 1 | |
廣州大學 | 廣東 | 1 |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廣東 | 1 | |
華僑大學 | 福建 | 1 | |
集美大學 | 福建 | 1 | |
福建農林大學 | 福建 | 1 | |
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 | 1 | |
北京電影學院 | 北京 | 1 | |
外交學院 | 北京 | 1 |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1 | |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 北京 | 1 | |
金陵科技學院 | 江蘇 | 1 | |
蘇州科技學院 | 江蘇 | 1 | |
江蘇工業(yè)學院 | 江蘇 | 1 | |
南京工程學院 | 江蘇 | 1 | |
南京郵電大學 | 江蘇 | 1 | |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 江蘇 | 1 | |
南京林業(yè)大學 | 江蘇 | 1 | |
河海大學 | 江蘇 | 1 | |
中國礦業(yè)大學 | 江蘇 | 1 | |
綿陽師范學院 | 四川 | 1 | |
瀘州醫(yī)學院 | 四川 | 1 | |
四川農業(yè)大學 | 四川 | 1 | |
湘南學院 | 湖南 | 1 | |
西安理工大學 | 陜西 | 1 | |
西北政法大學 | 陜西 | 1 | |
西北大學 | 陜西 | 1 |
2009年2月18日,中國校友會網、《大學》雜志和21世紀人才報等機構發(fā)布《200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北京大學連續(xù)兩年問鼎2009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居第二,復旦大學名列第三,浙江大學和南京大學分列第四和第五。江西藍天學院連續(xù)三年蟬聯(lián)2009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榜首,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居第二,黃河科技學院列第三。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居2009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第一名,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和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分列第二和第三。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評價課題組已連續(xù)7年開展的大學評價研究工作,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已成為考生及家長高考填報志愿的重要參考,是我國民間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課題組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介紹說,我們的評價是以“衡量高校對科學與人才的貢獻能力”為標準,是對高校的歷史和現(xiàn)時結合的“選優(yōu)排序”,體現(xiàn)的是高校的歷史成就、現(xiàn)時能力和辦學特色等狀況,指標數據基本采用截至2008年各高校的最新數據。
《2009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由中國校友會網、21世紀人才報和《大學》雜志等機構聯(lián)合編制,報告由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云南師范大學馮用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王凌峰和中國校友會網劉明等共同執(zhí)筆完成。
(來源:中國校友會網)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