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于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大學博雅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北大工學院在結合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實現了戰(zhàn)略性突破,承擔了負責主持科技部973項目、信息工業(yè)部有關大飛機專項、國防有關重大專項基礎研究平臺等項目,三個項目建設經費接近人民幣1億。
會議由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涵信院士主持,出席會議的有: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莊逢甘先生;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黃琳院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工學院院長陳十一教授;中國科學院李家春院士、郭雷院士;清華大學符松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孫茂教授;上海大學劉宇陸教授;重點實驗室前任主任魏慶鼎教授;工學院副院長蘇先樾教授;實驗室主任佘振蘇教授,實驗室副主任劉凱欣教授、李存標教授北京大學科研部部長周輝等科研部領導也特邀參加了本次會議。
科研部部長周輝首先代表校科研部向各位專家致歡迎詞,感謝專家們多年來對重點實驗室工作的支持,并表示,“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近年來取得明顯的進步,在湍流研究方面有深厚的傳統,也有當代國際前沿的研究工作,在我國航空航天基礎力學研究方面有不可替代性的地位。學校科研部將做好服務工作,推動重點實驗室繼續(xù)發(fā)展。”
實驗室主任佘振蘇教授向學術委員會作了2008年工作報告。首先,佘振蘇教授代表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特別感謝莊逢甘院士的臨澧指導,感謝學術委員會多年來對實驗室的關懷,以及學??蒲胁拷陙淼拇罅χС郑⒕退膫€方面對工作進行了總結和匯報:1. 圍繞國家目標凝聚方向;2. 圍繞科技部要求部署自主科研;3. 近兩年重要學術成果;4.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2008年實驗室突出的進展是在結合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實現了戰(zhàn)略性突破,實驗室負責主持科技部973項目“飛行器力學與光學設計中的關鍵湍流問題”,負責主持信息工業(yè)部有關大飛機專項“氣動預測新方法與優(yōu)化設計軟件”,以及負責國防有關重大專項基礎研究平臺“可壓縮湍流實驗室”的建設,三個項目建設經費接近人民幣1億,使重點實驗室的基礎研究與國家建設實現了密切結合。同時,2008年實驗室在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長江教授”,“杰出青年基金”等計劃的支持下,在人才建設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工學院院長陳十一教授向學術委員會專家們介紹了工學院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工作和設想,針對人才引進、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和學生培養(yǎng)幾個方面做了總結匯報。陳院長特別介紹了工學院和重點實驗室領導班子之間的相互協作,在學科建設和發(fā)展上處于和諧、團結、進取的局面,對國家重點實驗室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