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的浙江林學院朱祝軍教授最近率領他的學生,成功地從小白菜上克隆到了具有抗蟲能力的一個基因。隨著該項科研項目走出實驗室,今后餐桌上可望出現(xiàn)真正“綠色”的小白菜。
菜農們可能都曾歷經這樣的疑問:同一塊地里兩個品種小白菜,一種菜被咬得很厲害,另一種小白菜卻不怎么招蟲。專家分析,是因為后一種小白菜體內有抗蟲基因,導致蟲子“不愛吃”。研究發(fā)現(xiàn),把含有抗蟲基因的小白菜的基因克隆出來,注入不抗蟲的小白菜體內,后者就可以產生抗蟲特質。有的則在被蟲叮咬后,產生抗蟲性,有點類似人體病發(fā)后,產生抗體。
目前,這項名為“外源茉莉酸調控小白菜硫代葡萄糖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及誘導抗蟲性”的研究項目,已先后克隆到了8個在小白菜抗蟲性方面起作用的基因。無須多久,不含農藥的小白菜將爬上百姓餐桌。
上一篇文章:南開大學09年首次承辦“物理世界杯”
下一篇文章:華東政法大學科學研究院成立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