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學院位于中國文化古城-杭州。其前身是著名的民主主義 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28年創(chuàng)建的國立藝術院,是當時中國最高的藝術學府,校址在杭州西湖孤山羅苑。學校以蔡元培先生“思 想自由,兼容并蓄”思想為辦學方針,提出“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chuàng)造時代藝術!”的學術目標,參照外國美 術學院的模式,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初設立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個系及研究部和預科,后又增設建筑、音樂專業(yè)。
1929年藝術院改為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 爭全面爆發(fā)。11月杭州藝專始遷諸暨,后遷江西貴溪,再遷到湖南長沙。當時的教育部下令內遷的杭州、北平兩國立藝專在湖南沅陵合并,定名 為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其后學校又內遷到昆明、重慶堅持辦學,維系中國藝術教育之命脈。
1945年8月抗戰(zhàn)結束后,當時的教育部確定藝專復員杭州,并且定 為永久性校址。在此后不久,聯(lián)合國建立之初,我院前身即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被視為中國藝術教育最高學府。1950年11月學校改名為中 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1957年7月學院從孤山遷往南山路現(xiàn)址。1958年6月,學院改名為浙江美術學院。
從1961年起,學院被文化部列為直屬重點高等美術學院。此后,學院 工作得到大力改進。首先調整科系設置。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4系以及原有專業(yè)設置保留不變;新增設的工藝美術系設染織美術、裝潢美術、 陶瓷美術3個專業(yè)。并于1963年增設書法篆刻科,這是我國美術院校設立該專業(yè)的創(chuàng)始。經(jīng)國家教委和文化部批準,浙江美術學院于1993年11月16日 起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
建院七十多年以來,學院十遷其址,五易其名,風風雨雨,歷經(jīng)滄桑。 其間學院聚集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外聞名的藝術家,如林風眠、黃賓虹、潘天壽、劉開渠、吳大羽、顏文梁、倪貽德、李苦禪、李可染、艾青、龐薰琹 、蕭傳玖、董希文、王式廓、常書鴻、關良、黃君壁、王朝聞、羅工柳、力群、彥涵、朱德群、吳冠中、趙無極、席德進、趙春翔等。當今活躍在 國內外藝壇的許多藝術家都曾經(jīng)在此學習、教學。中國美術學院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英才,真可謂是桃李滿天下,蜚聲海內外。
如今的中國美術學院是中國極具聲望的高等美術學府,也是當今國內 學科最完備、規(guī)模最齊整的綜合性美術學院之一。具有教授資格和博士生資格審定權。學院設有造型藝術、設計藝術、藝術研究三個學部,分中國畫、 書法、油畫、版畫、雕塑、環(huán)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染織與服裝設計、工業(yè)設計與陶瓷、美術史論、綜合繪畫等11個系。另設有國際培訓中心、上 海設計藝術分院、成人教育分院、藝術設計職業(yè)技術學院、附中等教學機構。
中國美術學院,遠續(xù)千年藝術之流脈,近得西湖山水之意蘊,是藝術 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勝地。在世紀交替之際,學院抓住機遇,加速發(fā)展。未來的中國美術學院將成為地跨杭州、上海的美術學院。遵照江澤民主席提出的 “為建設一流的高等藝術院校而努力”的指示,中國美術學院正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http://www.caa.edu.cn/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