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專業(yè)考試計劃調整的依據(jù)是什么?
根據(jù)《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yè)設置實施細則〉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專業(yè)清單〉的通知》(教職成廳〔2018〕1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開考專業(yè)清單(2021年)〉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yè)基本規(guī)范(2021年)〉的通知》(教職成廳〔2021〕2號)要求,按照教育部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部署,省教育考試院結合我省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及專業(yè)開考情況,組織各主考高校對我省現(xiàn)行專業(yè)考試計劃(以下簡稱舊計劃)進行相應調整,制定了《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業(yè)考試計劃(2026版)》(以下簡稱新計劃)。
2.本次新計劃調整的范圍是什么?
本次計劃調整涉及我省開考的41個專業(yè),其中??茖I(yè)11個,本科專業(yè)30個,已公布??嫉臐h語言文學(???以及教育管理(本科)專業(yè)不在調整之列,專業(yè)總量不變。
3.新計劃從什么時候開始執(zhí)行?開始執(zhí)行后,之前通過的課程是否依然有效?
從2026年開始,所有考生均按照新計劃課程進行報考,舊計劃課程不再安排考試。
新計劃開始執(zhí)行后,考生之前已通過的課程繼續(xù)有效。省教育考試院和主考學校依據(jù)《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新舊計劃銜接對照表》,將在籍未畢業(yè)考生已通過的舊計劃課程對接為新計劃的課程。對于未通過的課程,考生可按照新計劃繼續(xù)報名參加考試;成績全部合格后,按照新計劃要求申請畢業(yè)。
4.什么是新舊計劃銜接對照?
新舊計劃銜接對照,是指使用已取得舊計劃合格成績的課程,按照課程對照規(guī)則,對接為新計劃中的課程。按新計劃報考的考生,其所取得合格成績的課程不可逆向替代為舊計劃中的課程。
5.課程的銜接對照能否跨專業(yè)進行?
因不同專業(yè)新舊計劃課程設置及要求不同,故新舊計劃課程銜接對照表及說明只適用于該專業(yè),不能類推到其他專業(yè)。課程的銜接對照只能在同一專業(yè)中進行,不能跨專業(yè)。
6.新計劃中英語(二)課程如何調整?
新計劃中專升本層次的課程英語(二)(課程代碼00015,14學分)將替換為英語(專升本)(課程代碼00013,7學分)加其他一至兩門專業(yè)課,具體銜接對照關系參見各專業(yè)新舊計劃銜接對照表。
7.漢語言文學(專科)專業(yè)如何對接過渡?
漢語言文學(???目前為??歼^渡專業(yè),2025年下半年為最后一次理論課程報考的時間,同時為該專業(yè)最后一次辦理畢業(yè)的時間。
2026年起,該專業(yè)在籍未畢業(yè)的考生,須從現(xiàn)行開考專業(yè)中選擇同層次專業(yè)進行學分對接,將已通過的課程對接為新專業(yè)的課程。課程名稱、代碼一致的,直接對接;課程名稱、代碼不一致的,已通過課程的學分需大于或等于對接后課程的學分。剩余未通過課程,須按照相應專業(yè)新計劃參加考試,成績全部合格后申請畢業(yè)。
漢語言文學(???舊計劃課程及學分
序號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備注 | |
必考 | 選考 | ||||
1 | ? | 15040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3 | ??贫伪乜颊n程12門,選考課程任選1門,總計達到13門,71學分以上。 |
2 | ? | 15041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3 | |
3 | ? | 15042 | 思想道德與法制 | 3 | |
4 | ? | 00529 | 文學概論(一) | 7 | |
5 | ? | 00530 | 中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選 | 6 | |
6 | ? | 00531 | 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 | 5 | |
7 | ? | 00532 |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 | 6 | |
8 | ? | 00533 |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二) | 6 | |
9 | ? | 00534 | 外國文學作品選 | 6 | |
10 | ? | 00535 | 現(xiàn)代漢語 | 7 | |
11 | ? | 00536 | 古代漢語 | 8 | |
12 | ? | 00506 | 寫作(一) | 7 | |
? | 1 | 00024 | 普通邏輯 | 4 | |
? | 2 | 00429 | 教育學(一) | 4 | |
? | 3 | 00031 | 心理學 | 4 | |
? | 4 | 00018 | 計算機應用基礎 | 2 | |
5 | 00019 | 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 | 2 | ||
6 | 00012 | 英語(一) | 7 |
8.教育管理(本科)專業(yè)如何對接過渡?
教育管理(本科)專業(yè)目前為??歼^渡專業(yè),2025年下半年為最后一次理論課程報考的時間,同時為該專業(yè)最后一次申請論文答辯及辦理畢業(yè)的時間。
2026年起,原教育管理(本科)在籍未畢業(yè)考生,依據(jù)《教育管理(本科)??紝咏逃龑W(專升本)對照表》,將已通過的教育管理(本科)課程對接為教育學(專升本)課程,繼續(xù)參加考試并申請論文答辯,成績全部合格后,按照教育學(專升本)計劃申請畢業(yè)。
教育管理(本科)??紝咏逃龑W(專升本)對照表
教育學(專升本)040101 | ? | 教育管理(本科)040101 | ||||||
序號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課程代碼 | 課程名稱 | 學分 | 備注 | |
1 | 15040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3 | ? | ? | ? | ? | |
2 | 15043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 3 | 03708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 2 | ||
3 | 15044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3 | 03709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4 | ||
4 | 13000 | 英語(專升本) | 7 | 00015 | 英語(二) | 14 | 00015對接13000, 13863和00472三門 | |
5 | 13863 | 教育評價 | 4 | |||||
6 | 00472 | 比較教育 | 4 | |||||
4 | 13000 | 英語(專升本) | 7 | 09468 | 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教育 | 7 | ? | |
5 | 13863 | 教育評價 | 4 | 06445 | 現(xiàn)代生物學進展 | 8 | 06445對接13863和00472兩門 | |
6 | 00472 | 比較教育 | 4 | |||||
7 | 00452 | 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 | 6 | 00452 | 教育統(tǒng)計與測量 | 6 | ||
8 | 00031 | 心理學 | 4 | 00455 | 教育管理心理學 | 6 | ||
9 | 13154 | 心理衛(wèi)生與輔導 | 4 | 00454 | 教育預測與規(guī)劃 | 5 | ||
10 | 00466 | 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 | 6 | 00445 | 中外教育管理史 | 6 | ? | |
11 | 00469 | 教育學原理 | 6 | 00451 | 教育經(jīng)濟學 | 6 | ? | |
12 | 00467 | 課程與教學論 | 6 | 00450 | 教育評估和督導 | 6 | ||
13 | 07556 | 教育實習(教育與教學改革實驗) | 不計學分 | |||||
14 | 00468 | 德育原理 | 4 | 00453 | 教育法學 | 4 | ||
15 | 0044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00449 | 教育管理原理 | 6 | ||
16 | 13152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 4 | 00456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 | 4 | ? | |
17 | 06159 | 教育社會學 | 4 | 00457 | 學前教育管理 | 4 | 任一門可對接06159 | |
教育社會學 | 4 | 00458 | 中小學教育管理 | 4 | ||||
教育社會學 | 4 | 00459 | 高等教育管理 | 4 | ||||
必做 | 06999 | 畢業(yè)論文 | ? | 06999 | 畢業(yè)論文 | ? | ? | |
總學分74學分 | 總學分73學分 |
9.哪些考生不需要進行課程銜接對照?
2026年起,首次報考的新生及尚未取得過合格成績的老生,無需參考課程銜接對照表,直接按新計劃報考。
10.新計劃實施后,考生按哪個計劃申請畢業(yè)?
2026年上半年申請畢業(yè)的考生,除教育管理專業(yè)外的其他專業(yè)考生可選擇按照其專業(yè)的舊計劃或新計劃辦理。
2026年下半年起,所有考生需按照新計劃申請畢業(yè)。
11.新計劃中??萍皩I緦哟蔚漠厴I(yè)標準是什么?
新計劃中,專科層次要求總學分不少于73學分,設置考試課程不少于16門;專升本層次要求總學分不少于73學分,設置考試課程不少于14門。
12.新舊計劃對接,考生需要辦理手續(xù)嗎?
不需要。系統(tǒng)會按照對應的邏輯關系自動匹配,進行課程替代。
13.新計劃的課程教材何時公布?
新計劃啟動后,國家統(tǒng)考課程考試教材由全國考委統(tǒng)一選定,省級統(tǒng)考課程的教材由各專業(yè)的主考學校選定,有關教材信息請考生關注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網(wǎng)站公布的次年自學考試全年預安排及教材使用通知。
14.課程轉考如何認定?
現(xiàn)有課程轉入,按照我省轉考規(guī)定執(zhí)行。新課程需于2026年執(zhí)行新計劃后方可轉入。轉出課程按照我省轉考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15.新計劃的學位授予如何進行?
有關學士學位申請事項,請考生咨詢主考學校。
本網(wǎng)站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