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6月20日電 (楊伏山 李靜)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官員徐永吉20日在廈門出席“中外合作辦學:規(guī)范辦學、依法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時披露,截至2010年底,中國內地經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已達157個,辦學項目1138個。
由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和中國第一家中外合作辦學研究機構廈門大學-香港大學中外合作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當天在廈舉辦。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芬蘭、意大利、韓國、日本、澳大利亞和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1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50名著名專家蒞會。其中,包括20多位大學校長、副校長和50多位大學下屬學院院長。
徐永吉在會上致辭時稱,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擴大教育開放。早在1995年1月,原中國國家教委就發(fā)布《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guī)定》。2003年3月,國務院頒布《中外合作辦學條例》,以法律地位和效力高于部門規(guī)章的行政法規(guī),對中外合作辦學做出具體規(guī)定。
在過去10多年中,中外合作辦學取得迅速發(fā)展,截至2010年底,中國內地經審批機關依法批準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共157個。其中,實施本科以上高等學歷教育或境外學士以上學位教育的33個;經批準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138個。
2010年7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吸引更多世界一流專家學者來華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計劃地引進海外高端人才和學術團隊;引進境外優(yōu)秀教材,提高高校聘任外籍教師比例。綱要也支持中外大學間的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徐永吉說,中外合作辦學將大有作為。
據了解,該規(guī)劃綱要頒布實施1年來,中外合作辦學在中國內地出現良好發(fā)展勢頭。但由于中外合作辦學恢復時間不長,存在合作辦學機構、項目的地域、學科、專業(yè)分布不合理;有些機構或項目辦學失范,社會公信力不高等諸多問題。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將就此展開針對性共同探討。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