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程名稱
1、中文名:物流信息技術實踐考核
2、課程代碼:5366
二、課程教學、實踐方式:課堂講授、實驗室實踐
三、關于本教學大綱的說明
1、適用專業(yè)(層次):物流管理專業(yè)(自學考試??疲?/P>
2、總學時:12 學時
3、課程的性質、目的與任務:《物流信息技術》是一門集物流、信息及工程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該課程技術性、操作性很強,比較抽象的課程,如果學生不做任何實驗,則難以理解各種物流技術的工作原理、特點及在物流中的應用,難以掌握物流作業(yè)的全過程,學生也根本不知道實際的物流信息系統(tǒng)是怎樣的,更說不上運用相應的物流系統(tǒng)進行有效管理。因此,為了加深學生理解并掌握各種物流技術,相關的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
教學任務是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物流信息技術的理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物流運作中的實際問題。
先行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物流基礎、物流信息技術。
考核方式:閉卷考試。
四、本課程實踐(實驗)教學基本要求
實踐(實驗)教學的目的]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實踐(實驗)教學,理解物流信息技術的基本原理及物流作業(yè)過程,了解物流信息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了解幾種常見的物流信息技術裝備的功能、結構,學會使用相應的物流信息設備對相應的物流系統(tǒng)進行有效的管理。
實踐(實驗)教學的基本要求]要求學生在課前認真準備,一方面是實踐(實驗)前,就將其他已經(jīng)學過的課程相關的知識進行復習;另一方面是在了解實驗步驟或操作流程的情況下,認真記錄實踐(實驗)過程以及理論教學內(nèi)容。
實踐(實驗)內(nèi)容(項目)及學時安
序 號 |
實驗項目名稱 (或實踐環(huán)節(jié)基本內(nèi)容摘要) |
實驗項目類型 | 實踐(實驗)環(huán)節(jié) 序時間安排 | ||||
演示 | 驗證 | 綜合 | 設計 | 課內(nèi) | 課外安排及說明 | ||
1 | 信息技術基礎平臺——計算機軟硬件及網(wǎng)絡系統(tǒng) | √ | 2 | ||||
2 | 物流信息采集、條碼與射頻技術 | √ | 2 | ||||
3 | 無線數(shù)據(jù)交換、電子標簽揀選 | √ | 2 | ||||
4 | 物流信息技術綜合運用 | √ | 2 | ||||
5 | 物流搬運設備運行控制 | √ | 2 | ||||
6 | 物流運輸調度(3S)系統(tǒng) | √ | 2 | ||||
合 計 | 12 |
?。ㄗⅲ罕碇小把菔尽薄ⅰ膀炞C”、“綜合”、“設計”、“必修”、“選修”和“開放”欄用“√”表示對應的選擇)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