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最后一天,6門選修科目試卷一一亮相。走出考場,據考生們反映,今年政治、物理比較難,而歷史、地理、化學、生物這四門難度下降。昨晚,6科名師分別對試卷難易程度、變化情況和得分難點一一解析,他們的分析結果與考生反映的基本一致。
歷史
日本地震、反恐等熱點入題,區(qū)分度好
考生反映:“題目不是很難,題量也不是很大,考的挺好的。”昨天上午在人民中學考點,考完歷史走出考場的學生一個個都成了“淡定哥”“淡定姐”。家長在考場外還在紛紛議論,之前網絡流傳的“吭爹歷史考生”的各種重大紀念日到底會考到多少。而實際上根據考生反映,各種“紀念日”并沒有考到太多。
點評老師:趙加軍(蘇州市第五中學教師,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特級教師)
2011年江蘇歷史試題整體平穩(wěn)不失靈動,求活不舍穩(wěn)重,難度降低,難易度適中,區(qū)分度好,突出重點熱點,時代感強。分值比重基本和《考試說明》一致,必修100分,約占85%,選修20分,約占15%,總體中國史約占56%,世界史約占44%。必修選擇題不變,非選擇題比2010年少了一題,選修題量不變。1、選擇題仍是20道,具體分布是政治史9題、經濟史5題、思想史6題,試題覆蓋面廣。選擇題有以下特點:第一多用新材料、新情景,注重能力,有11個選擇題首先要理解材料;第二圖文并茂,顯得生動活潑,有4個選擇題使用了6幅圖片;第三突出重點和熱點。如辛亥革命、羅斯福新政、經濟全球化問題、全球反恐等。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江蘇歷史試卷的風采。2、第21題以顧炎武的言論為切入點,主要考查中國早期民主啟蒙思想家顧炎武的思想脈絡,及產生的政治背景與影響等。重視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考查,起到了一種引領的作用。設問稍微有點難度,主要考查學生讀題理解的能力。第(3)問需要一定的歷史思維與辨別能力。3、第22題是一道關于傳統(tǒng)經濟社會結構的近代更生問題。前兩問不難,概述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的經濟因素,根據材料,指出在近代變遷過程中鄉(xiāng)民們“迷惘和陣痛”的表現(xiàn)。第(3)問論證觀點(要求:觀點理解準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楚。)這道題最能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和史學特色,難度較大,區(qū)分度明顯,估計學生失分較多,學生反映也是看起來難做起來更難。4、第23題考查的是英國的政治變革與經濟發(fā)展。世界現(xiàn)代化潮流的“領頭羊”英國算上今年高考已經至少連續(xù)5年涉及,這在預料之中。
地理
無偏題怪題,無“超綱”內容
考生反映:和政治考生走出考場的垂頭喪氣相比,選擇地理科目的考生在這次考試中算是“賺大了”。昨天16:40地理考試剛剛結束,一位女生便率先走出人民中學考點,“地理試卷相當簡單,我都提前交卷的。”而許多考生走出考場后也在議論,之前重點復習的汶川地震等專題在這次考試中幾乎都沒有考到。
點評老師:戴申衛(wèi)(中學高級教師)
今年的試題具有穩(wěn)、變、新的特點,無偏題怪題,無“超綱”內容。具體表現(xiàn)為:
1.結構合理、難度適宜:該套試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統(tǒng)三部分的比例結構完全符合《地理考試說明》的要求,涵蓋考試說明中的各二級目標要求,與我們平時的地理教學要求基本一致。2.突出考查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分析和運用:今年試題更加凸顯了對學生地理圖表判讀能力的考查,題題均有地理圖表信息。本試卷共有各種圖約27幅,表格2個,種類有等高線地形圖、專題地圖、區(qū)域分布圖、結構圖、多種統(tǒng)計圖(如:柱狀圖、雷達圖、三角圖)等等,有單項圖、也有組合圖,類型多樣,其中的綜合題29題有3幅圖1個表格,大大地增加了圖表的信息量,給學生充分的分析、思考依據。3.在鄉(xiāng)土地理(江蘇地理)的考查上有新意:以江蘇省經濟發(fā)展、與西部地區(qū)(新疆)經濟聯(lián)系為背景,考查兩地區(qū)的地理主干知識,又充分體現(xiàn)了每年江蘇地理高考試題都具有的地方特色。4.覆蓋率較大,信度較高:可明顯看出試題的命制是以《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為依據,不拘泥于任何版本(全省有魯教、人教、湘教三個版本),充分體現(xiàn)了高考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地理試題題量依舊,但涉及的地理知識量卻較多,覆蓋率較大,而且考查的基本都是《考試說明》里最核心的知識和技能,這對全省考生來說是一張公平的試卷。
化學
試卷結構有變,難度比去年下降
考生反映:作為理科最后一門,化學考試沒讓多數(shù)考生感到為難??忌鷤兎从愁}型有所變化,但題目的難易程度適中。“單選題比原來多了,大題目從6題減少到5題,試卷第一題還是以‘綠色化學’打頭。”二十九中楊同學告訴記者,雖然每個題型的題量有所變化,但試題比較常規(guī),不難也不偏。
點評老師:南京化學名師
今年高考化學試題考生反映試題比去年高考容易,也比平時模擬考試容易,大家感覺做得很順,時間夠用了,但由于試卷結構有變化等原因想考一個好等級也并不容易。1、試題整體難度下降。很好地體現(xiàn)高中化學新課程“基礎性、應用性、時代性”的特征、江蘇高考化學科“寬基礎、厚實踐、重能力”的特色。2、試卷結構有所變化。選擇題和非選擇題的題量和分值均有變化,選擇題分值由去年的42分降至今年的40分,題量由去年的7小題單選、7小題不定項選擇調為今年10小題單選、5小題不定項選擇。非選擇題分值由去年的78分升高到今年的80分,題量卻由去年的7題調整為今年的6題。另外,非選擇題在試題排序上也有明顯變化,有機題和計算題的位置上移為第17、18題,實驗探究題的位置下移為第19題,化學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的綜合探究題下移為第20題,有考生認為這樣調整次序后感覺更順了,有考生感覺有點不適應,老師們感覺試題結構變化后更合理了。3、選擇題寬基礎,重化學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等化學素養(yǎng)的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離子共存、粒子濃度大小的比較、元素周期律、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等傳統(tǒng)考點仍是考察的重點,最后一題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推算平衡時C(CO)及判斷反應的熱效應成為今年選擇題考察的一個亮點。另外題干均從正面發(fā)問,沒有否定設問,也有效減少了對考生的干擾。4、非選擇題厚實踐、重能力,新意濃。流程圖不再是幾乎每題都有的信息載體形式,有機合成題信息呈現(xiàn)也有新變化,考生除了需要根據第(5)小題獲取信息外,還需要從大題流程圖中獲取信息,這樣獲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提高了。實驗題去年新增的實驗探究方案的設計今年沒有再現(xiàn)。綜合探究題以清潔能源氫氣為題展開,其中(3)、(4)、(5)小題化學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相對較難,具有很好的區(qū)分度。
生物
審題不認真容易掉“陷阱”
考生反映:“有一題考到了一種對農作物有害的外來生物,但可以成為餐桌上的美味,問這是不是一種物種入侵。試卷里像這樣比較靈活的考題還比較多。”生物考試結束后,記者采訪了不少考生,他們普遍反映生物題目很靈活,照搬書本就能求出答案的不多。中華中學朱同學告訴記者,有關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考題在試卷中出現(xiàn)了不少,但其他靈活考題比一模、二模題量大,分值高。
點評老師:南京五中某名師
2011年江蘇省高考生物試卷與2010年相比,難度系數(shù)變小,強調了思維性和技能的考核,考查角度新穎,對考生學科素養(yǎng)、能力考查的要求平穩(wěn)中有較大的提升。試卷選擇題部分注重了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原理等基本知識的考查,對于概念辨析準確、原理和生理過程學習基礎扎實的同學來說,拋卻干擾因素選對答案并非難事。試卷前部出現(xiàn)此類試題,穩(wěn)定了學生情緒,確??忌恼_^渡。當然,對于不認真審題的同學來說,選項看似流暢的表述中還是有不少陷阱存在的。如選擇題第2題選項中“在細胞核內RNA能夠傳遞和表達遺傳信息”、“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場所”等類似這樣的表述,也反映了試卷在基礎考查中體現(xiàn)出對考生能力考查的要求。
非選擇題部分充分體現(xiàn)了高考試卷盡量注重知識點覆蓋的特點,一道題目中覆蓋多個知識點的考查。例如32題是一道遺傳題,在題目中就出現(xiàn)了染色體缺失、花粉不育、減數(shù)分裂等知識點,一共有5個小題。每個小題又出現(xiàn)了測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產生可育雄性配子類型以及比例、正反交、胚乳、植株間相互交配等遺傳學知識點,學生通過審題必須理解這些信息中包含的生物學含義,且還要兼顧題干要求充分思考,用所學的知識和嚴謹?shù)谋硎痉椒▽懗龃鸢?。此外,試卷考查角度與往年相比有所挖掘。比如31題是一道實驗題。該題目在5個小題中都回避了慣常實驗考查的形式,而是對選材、實驗步驟分析、無關變量和推測實驗結果的原因進行了考查,體現(xiàn)了高考試卷中設置問題新穎的特點。28題考查“有絲分裂的實驗”也規(guī)避了慣??疾榈穆窂?。
物理
平均難度與2010年基本持平
考生反映:不少考生反映整張試卷有難度,特別是最后關于電磁場的一大題比較棘手。“最后一題一共16分呢,我從第一問就被卡住了,考完心里挺沒底的。”南京市29中趙同學告訴記者,解答題第一題常規(guī)是考“曲線運動”,但這次卻考了“交變電流”,讓人感覺有些措手不及。
點評老師:南京市某名師
2011年江蘇高考物理試題既延續(xù)了往年的穩(wěn)定,又體現(xiàn)了“穩(wěn)中有新,穩(wěn)中有進”。試題的平均難度與2010年基本持平,但沒有偏題、怪題。從全卷概括起來,試卷有以下特色:
緊扣考試說明,著重主干知識內容的考查。試卷重點考查了勻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牛頓第二定律、帶電粒子在電場與磁場中的運動、交流電、電磁感應定律等主干知識,同時也關注物理知識的覆蓋面。從試題內容來看,不僅緊扣“2011江蘇物理高考的考試說明”,同時也不超過“江蘇省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教學要求”。通過對這些內容的考查,能夠較好反映考生對中學物理知識掌握的程度,也對中學物理教學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試題區(qū)分度好,難易適中。試卷未出現(xiàn)偏題、怪題,只要學生有較好的物理知識基礎與一般的應用能力,大部分試題都能上手,過B等級應該不成問題。而要達到更高的等級,不僅要有堅實的物理知識基礎,同時要有一定的物理建模能力、知識的應用能力、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題融合了生活常識與實驗探究能力考查。第4題學生不僅要了解功與能的相關概念,同時結合生活常識,即一只雞蛋的質量的估計,雜技演員拋雞蛋的高度的估計。這樣的考查導向很好,物理知識來自于生活,因此物理教學與學習同樣不能脫離生活,這充分體現(xiàn)物理新課程教學的三維目標。第11題電學實驗,雖然不是課本中要求完成的實驗,但用學過的實驗方法、原理可以解決。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實驗探究能力去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總之,2011年江蘇物理高考試卷,相對比較平穩(wěn),同時也有一定的區(qū)分度,較好地體現(xiàn)了江蘇課改精神。試題貼近生活,關注科技,注重學以致用;重視物理模型的建立和應用;加強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考查。這有助于克服目前中學物理教學中“重知識,輕方法”、“重結論,輕過程”、“重理論,輕應用”、“重結果,輕分析”的現(xiàn)象,削弱“題海戰(zhàn)術”在高考中的作用。不僅有利于物理課程的改革,同時也有利于高校選拔人才。
政治
難度變大,死記硬背的都用不上
考生反映:和歷史相比,考完政治的考生走出考場時都大呼“栽了”。今年的政治考題讓不少考生感慨,“什么大帽子都套出來了。”政治考題采用了比較新穎靈活的題型,考生反映不少平時重點復習的考點都沒有考到。而類似于人民幣升值、邊疆貧困問題、菜價等時事熱點在考卷中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據考生反映,今年政治試卷的另一大“難點”便是數(shù)學計算和政治的結合。九中考生劉麗告訴記者,考卷第34題的圖表題就絕對考驗考生的計算功底。雖然是一道圖表題,但是要計算兩問,第一問是計算人民幣凈利率,第二題則是從附加題的角度計算進出口值。“雖然難度不及數(shù)學考卷,但是因為不知道用什么公式計算,所以只能干瞪眼。”
點評老師:蔡建元(泰興市政治學科帶頭人);孫長超(鹽城市政治學科帶頭人)
2011年江蘇高考政治卷在命題難度上與2010年相比有一定提高,全卷區(qū)分度明顯,部分試題具有較高難度。試卷關注社會熱點,凸顯時代性,結構略有變化,試題類型新穎,從多角度設問,注重考查學生綜合思維能力。具體特點如下:
1、洋溢時代氣息,貼近現(xiàn)實生活,反映地方特色:試卷抓住時政熱點,運用國際國內重大事件和人民群眾的現(xiàn)實生活等素材,創(chuàng)設情景,積極反映黨和國家當前的大政方針,充分體現(xiàn)了“科學發(fā)展、共建和諧、關注民生、共享成果”這一時代主題,凸顯政治學科性質。如,第1至6題分別考查了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新疆工作座談會、重慶兩江新區(qū)掛牌、中醫(yī)針灸和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向愛爾蘭提供資金支持、自然災害影響世界糧價等時政熱點。效率和公平的關系、瘦肉精事件、楊善洲先進事跡、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等重大熱點在題目中都有體現(xiàn)。試題也適當反映江蘇特色,如江蘇在中小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江蘇非公經濟的發(fā)展等都以背景材料呈現(xiàn)給考生。2、堅持以能力立意為主,兼顧基礎知識考查:僅有少數(shù)題目考查基礎知識。如第15題考查政府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第17題考查人民政協(xié)參政議政職能,第22題考查在學生中開展文化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準。較多運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詩歌為背景材料,如第23題、24題、27題、28題、33題等,閱讀理解要求高,體現(xiàn)了能力立意的高考命題方向。3、追求新的課程價值,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引導:試卷堅持思想政治方向引導與注重學生全面發(fā)展相結合,發(fā)揮高考“指揮棒”功能,幫助學生自覺樹立正確的價值評判標準,這是貫穿整個試卷的一條紅線。如,第37題探究題以“讓夕陽更紅”為主題,第(1)小題從文化生活和經濟生活角度,分析企業(yè)參與養(yǎng)老服務業(yè)積極性不高的原因;第(2)小題從經濟生活角度和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推廣社區(qū)養(yǎng)老模式的意義;第(3)小題設置公益廣告語,從文化生活或者生活與哲學角度說明依據。這些題目有利于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和主體參與能力的提高,可以說,這是試卷中最亮麗的風景線。
本報記者王璟蔡蘊琦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