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保健中心主治醫(yī)師 孫志新
中高考臨近,很多考生容易出現(xiàn)失眠、體弱、頭痛、眩暈、感冒等身體不適的表現(xiàn)。為此,本報特請中醫(yī)專家為廣大考生推薦幾種簡便易行的應對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按摩法
印堂穴
位置:位于額部,當兩眉頭的中間。
方法:按摩時將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較強的力點按10次,然后再按順、逆時針方向各揉動20~30圈即可。
功效:對考生頭痛、眩暈、失眠等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中脘穴
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處。
方法:用拇指點揉中脘穴,約1分鐘左右。
功效:對考生胃痛、腹脹等脾胃病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氣海穴
位置:前正中線上,當臍下1.5寸處。
方法:以右掌心緊貼于氣海穴的位置,按順、逆時針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按摩100~200次,到有熱感時即可。
功效:對考生乏力、形體羸瘦等氣虛病證;腹瀉、便秘等腸腑病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風池穴
位置:位于后頸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方法:按摩時,可用雙手食指、中指分別按壓風池穴,至稍感酸脹,并有發(fā)熱感時即可?;蛉∽唬p手抱住頭部,用雙拇指在頸后的風池穴處揉捻,以酸脹感透遍全身為宜,約2分鐘。
功效:宜長期堅持,可預防感冒,增強考生體質(zhì)。
足三里穴
位置: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處。
方法:1.端坐在椅子上,四指并攏,放在小腿外側(cè),拇指指端放在足三里穴處,做掐按動作,一掐一松,連做36次,兩側(cè)交替進行。2.正身端坐,小腿略向前伸,使腿與椅子保持約120度角,食指放在足三里穴上,移放中指在上面加壓,兩指一并用力,按揉足三里穴,連做1分鐘,兩側(cè)交替進行。3.正身端坐,一腿前伸,兩手張掌,搓擦腿部,自上而下,各搓擦1遍。
注意:每次按壓時要使足三里穴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fā)熱感覺。堅持2個月,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使人精神煥發(fā)、精力充沛。
功效:足三里穴為強壯保健要穴,尤適宜考生虛勞諸證。
熱敷法
用毛巾做成鹽袋,取鹽(大粒鹽、精鹽均可)適量,將其炒熱裝入袋內(nèi),或?qū)Ⅺ}袋放入微波爐中,當溫度能耐受時,放在神闕穴(肚臍)或關(guān)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處),熱敷半小時左右,具有溫通經(jīng)絡(luò)的作用,有利于睡眠。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