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0月14日訊(首席記者岳霞)距2018年湖南省正式啟動新一輪的高考綜合改革,時間已不足一年;新高考把“選擇權”還給了學生,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如何從“標配”時代進入“自選”時代?昨日,全市各區(qū)縣(市)教育局、各普通高中學校的校長、副校長、基教科長、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等聚集在教育學院,就新高考改革專題進行培訓。
設想同校同學都可能是同班同學
假設我們的主人公韓梅梅2018年進入高一,2021年參加高考,她的學習生涯將跟她的學長們迥然不同:
過去高考改革無論怎么變,固定的班級授課始終雷打不動,而新高考改革將完全打破格局,學生可能不再有固定的教室,變成教師在固定的教室授課,學生則奔走于不同的教室聽課。傳統(tǒng)的“班級”“同學”“班主任”等概念也將發(fā)生變化。
依據新高考招生方案,學生將有更大的學科選擇權,按照“6選3”,理論上的排列組合類型有20種,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化的課表,也意味著即使跟韓梅梅上一個班的同學,高考路徑也不一樣,“文科生”和“理科生”名稱也將成為歷史。
解讀湖南特色高考模式啟動
湖南省政府于2016年4月12日正式發(fā)布《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將從2018年高一新生開始實施,2021年高考時將按新高考制度錄取新生。
昨日,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介紹,湖南高考改革,按照國家總體要求,結合湖南省情,具體有十個方面亮點,其中包括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實行“3+3模式”(語數外3科必考,另外3科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六科中自由選擇),高考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強化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新高考不分文理,高考總分由兩個部分組成,語、數、外三科參加全國統(tǒng)一考試,考試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由省統(tǒng)一組織考試,考試成績以等第形式呈現。招生按“兩依據一參考”錄取,即依據語、數、外參加全國考試的成績,依據省統(tǒng)一組織的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由學生自主選擇自己認為對今后專業(yè)選擇感興趣的相對應的三科考試成績。同時,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綜合素質評價成為學生畢業(yè)和升學的重要參考。湖南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將從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實踐等五個維度進行評價。
另外加分項目大瘦身,體育、藝術特長生不再加分;重點高校定向招收“貧困生”;高職院校相對分開招生;優(yōu)化平行志愿錄取模式,逐步取消錄取批次;自主招生嚴控規(guī)模,安排在高考后進行;探索建立多種形式學習成果認定轉換方式,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考試招生全程接受監(jiān)督,加大違規(guī)查處力度。
挑戰(zhàn)對每所學校都是機遇和挑戰(zhàn)
新高考實施“兩依據一參考”的多元評價機制,即依據統(tǒng)一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進行錄取,這一根本性變革給學校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對學校的辦學條件要求更高,優(yōu)化課程成為必然。”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盧鴻鳴表示,為了適應“3+3”高考錄取改革的要求,學校必須構建多層次、多類型、可選擇的課程體系,開設“生涯課程”,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識能力和選擇能力,做好人生規(guī)劃,為他們的學業(yè)及終生幸福作好準備。
長郡中學校長李素潔表示,該校即將啟動對“走班制”的課程改革,抓好基礎課程,夯實文化課程,拓展競賽型課程。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向雄海介紹,根據這兩年的探索實踐,只要方案周全,組織嚴密,分層走班從教學管理上來說是沒問題的。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