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浙江首次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學考)和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選考)昨天拉開序幕。記者在我市各大考點采訪時發(fā)現,報考選考的人數各個學校差異較大。而且相比傳統(tǒng)高考,各考點外也顯得有些冷清。
去年9月,浙江省高考新政頒布。高考改革采用必考加選考“3+3”的模式。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選考科目,由學生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等7門考中選考科目中自主選擇三門。
學生考后感
選考考題比較靈活
有些內容還沒學完
首日開考是歷史、物理、技術等三門科目的學選考。
昨天上午9點10分,隨著一聲鈴響,結束第一門歷史學考的學生不斷從溫州中學考點里涌出。有學生嬉鬧著撕掉歷史課本,以此作為告別;也有學生抱怨背過的內容卻并沒有考到。
在溫中考點,一名參加完歷史選考的學生說,由于是第一次參加這類考試,選考考卷難度沒有參照,不過學考部分比之前會考的題目要難一些。她覺得考題比較靈活,細節(jié)題考得有點多。
昨天上午,物理選考結束。嘯秋中學高二(3)班的一名男生考完走出甌海中學考點,“感覺前面和學考一樣的題目相對簡單,但附加部分難度就大了很多。”該男生說,涉及的很多內容目前還沒學,題目做起來感覺有些吃力。他們班42人有半數報考了物理選考,“因為我們班物理抓得緊,總體成績在段里不錯,所以報考選考的人數要比其他班級多一些。”
與現行高考不同的是,新高考中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明顯擴大,同時學考、選考安排每年組考兩次,選考成績兩年有效。也就是說,高二參加的選考科目成績可以保留到畢業(yè)那年,這樣就將高中生高考的壓力分散開來。另外,記者注意到,此次考試雖然有兩天半時間,但大部分學生只報一兩門科目,所以一些學生昨天上午考完就提前進入秋假。
學選考人數差
有的選考考場,考生量只有個位數
甌海中學考點,選考考場僅占兩成
此次全市共設38個考點,約9萬人次報名參加考試。其中,市直屬所有選考考場集中設在溫州中學考點內。2天半考試期間,除語數兩門未設考場外,溫中考點內,其余7門課程都安排了學選考。記者了解到,選考考場共8個,除化學選考設2個考場外,其余科目均只安排1個考場,其中包括歷史、物理在內的選考考場考生數量都只有個位數。
甌海區(qū)3個考點,所有選考考場集中在甌海中學考點內。在甌海中學考點,共安排歷史、物理、化學、地理四門課程的學選考考場,其中地理選考最多,設10個考場;物理選考最少,設2個考場。整個考點100個考場,僅20個考場是選考考場。
這樣的報考差距,從省教育部門公布的統(tǒng)計數據可以一窺,今年全省學選考中,學考55.76萬科次,選考1.72萬科次。
學校這么考慮
保守的:還不具備選考能力,不要輕易冒險
搶跑的:人數越少,考取好名次的幾率加大
在溫州市區(qū)的公立高中里,除溫州中學化學選考人數較多外,其余學校參加選考的學生幾乎都是個位數。甌海中學、溫州第二十一中學等不少學校甚至沒有學生報名選考。
為什么選考報名的人數這么少呢?溫州第二十一中學副校長趙慶東給出了答案,第一次選考誰都不愿意輕易冒險,高二剛剛開始兩個月,按照規(guī)定,一些課程還沒教完,一些課程才剛剛開展,深度、難度、廣度都不夠,學生們還不具備去參加選考的能力。
然而也有學校準備“搶跑”。據嘯秋中學教務處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整個甌海區(qū)大部分報考選考的學生來自嘯秋中學,其中參加歷史選考的約有170人,參加物理的約有50人。
該負責人說,參加首次選考,難度較大,有一定風險?;谶@樣的考慮,參考的考生數不會太多。那么人數越少,考生考取好名次的幾率也會增大,有利有弊。
甌海中學教務處負責人說,按新高考的規(guī)則,學生們參加首次學選考就如同負重跑步,如果考得好,以后就能輕裝上陣,考完一門就扔掉一個沙包,越跑越輕松,越跑越快。這或許是一部分學生想要冒險一試的原因。
延伸閱讀
這次考試最大的特點是“一考兩用,兩種試卷”,高中學考和高考選考相結合。除語文、數學考試科目外,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各科均提供學考和選考兩種試卷,學考考“必考題”,滿分70分;選考在學考“必考題”基礎上增加“加試題”(滿分30分),選考滿分100分。對選考科目的考生來說,他通過70分必考題的考試,獲得高中學考等級,作為高中畢業(yè)的依據之一,同時通過100分的考試,獲得高考選考科目等級和賦分。
也就是說,學考類似以前的會考,但難度有所增加,不計入高考成績。選考則計入高考成績,每個學生的3門選考學科,分別有2次考試機會,取最高分記錄,成績兩年內有效。所以,這次有選考科目的考生,就是在高考了。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