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三区_国产小伙嫖妓二十六在线_免费αv在线看_99热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1. <thead id="7d4xe"></thead>

      <dfn id="7d4xe"><var id="7d4xe"></var></dfn>

    2. 
      
      <label id="7d4xe"></label>
    3. 2014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出爐 狀元含金量下降

      高考資訊網更新時間:2014-06-19文章來源:中國校友會網作者:未知

        高考狀元回歸清華北大,香港高校淪為配角;理工科狀元頻登職場狀元榜,經管狀元多為“高級打工仔”

        2014年6月19日,中國校友會網最新發(fā)布《2014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對1952-2013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qū)近3000名高考狀元的求學與職業(yè)等狀況展開最新追蹤調查及研究分析,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xù)第8年獨家發(fā)布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09年以來全國高考“加分復讀狀元”近200人,占總數(shù)的45.80%,與“裸分狀元”旗鼓相當,高考狀元“含金量”下降亟待提升?;謴透呖?7年來,北京大學最受高考狀元認可,雄居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屈居第二,兩校共錄取1300多名高考狀元,堪稱“中國高考狀元集中營”;高考狀元最愛“賺錢熱門專業(yè)”,選擇就讀經濟學、工商管理專業(yè)的人數(shù)最多,雄居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專業(yè)排行榜冠亞軍。值得關注的是,全國有800多所中學培養(yǎng)出高考狀元,堪稱“中國高考狀元夢工廠”,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培養(yǎng)的高考狀元人數(shù)最多,有37人,雄居2014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榜首,連續(xù)2年榮膺“中國高考狀元搖籃”美譽。

        調查顯示,北大清華港校9年“狀元爭奪戰(zhàn)”,北大清華完勝港校,香港高校淪為“配角”。2005年港澳臺高校進入大陸招生以來,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港校耗資“半億”港幣僅錄取70多名“省級狀元”不足1成,錄取的狀元多是“地市級狀元”;清華北大最受大陸高考狀元青睞,包攬了全國9成以上“省級”高考狀元。報告指出,香港高校金元政策失靈,高考狀元“港校熱”降溫,高考狀元紛紛選擇“回歸”內地名校,臺灣和澳門高校尚未實現(xiàn)招收大陸高考狀元的零突破。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14年,“國家科學智庫”中國科學院大學高調加盟中國高分考生“掐尖戰(zhàn)”,2014年高考狀元“花落誰家”成謎。

        報告指出,高考狀元整體職業(yè)發(fā)展高于非狀元群體,職業(yè)發(fā)展較為順利多從事“高薪職業(yè)”;理工科專業(yè)高考狀元成才率高頻頻登上“職場狀元榜”,經管專業(yè)狀元多屬“高級打工仔”少有行業(yè)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52-1999年高考狀元中,物理學、數(shù)學、生物科學、建筑學和自動化等專業(yè)狀元最給力,7狀元當選兩院院士,打破了“職場狀元”無“高考狀元”的“魔咒”。中文、新聞、法學和醫(yī)學等專業(yè)狀元職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目標符合度最高,頻現(xiàn)各行業(yè)領域“頂尖人才”。經濟與管理類專業(yè)高考狀元多屬“高級打工仔”,未出現(xiàn)自主創(chuàng)業(yè)頂尖人才或世界500強企業(yè)領袖,胡潤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狀元無人上榜。專家指出,事實證明高考狀元職業(yè)發(fā)展即沒“全軍覆沒”也并非“下場悲慘”,社會應客觀理性對待;高考狀元成才規(guī)律與常人無異,既不需要給予太高的期望,也無需過分苛責、誤讀或歪曲,社會應給與更多空間和時間。

        連續(xù)8年獨家權威發(fā)布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

        報告指出,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組建于2002年,是目前中國持續(xù)開展大學評價和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富研究時間最長的研究團隊,已連續(xù)12年發(fā)布中國大學排行榜。研究團隊總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自2007年起,中國校友會網已經連續(xù)八年獨家發(fā)布《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2014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的調查對象是中國大陸各省市自治區(qū)的高考文科與理科的原始分狀元(裸分狀元)、加分狀元和復讀狀元,港澳臺地區(qū)未納入統(tǒng)計范圍。

        《2014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由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編寫完成,相關數(shù)據(jù)主要通過中國各地的新聞報道、網絡媒體、高校網站、中學網站和雜志書籍等渠道獲取。研究團隊總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編制報告目的旨在讓社會了解中國高考狀元的求學生涯和職業(yè)發(fā)展等狀況,為我國兩岸四地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高考研究專家和大學評價研究人員拓展相關研究、有關部門制定決策與分配教育資源提供權威參考。

        追蹤3000名高考狀元證實其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巨大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是對科舉時代中舉者的贊賞,有著“現(xiàn)代科舉”之稱的高考是目前我國最公平、最公正、最大規(guī)模的人才選拔制度,高考狀元作為各地區(qū)高考第一名,在高考錄取中擁有大學和專業(yè)最高選擇權,狀元們所挑選的大學與專業(yè),可以說是現(xiàn)今中國最優(yōu)秀的大學、最熱門的專業(yè),代表了高分考生挑大學選專業(yè)的風向標。調查發(fā)現(xiàn),高考狀元去哪兒了?哪個專業(yè)的高考狀元最成才?凡是事關昔日高考狀元的求學生涯和職業(yè)發(fā)展的話題,必定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和討論的熱點,由此可見高考狀元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非同一般。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對我國1952-2013年高考狀元的性別構成、加分復讀情況、就讀高校、就讀專業(yè)、畢業(yè)中學和職業(yè)成就等狀況展開統(tǒng)計與分析,共追蹤到中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高考狀元近3000人。研究團隊總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研究團隊依據(jù)調查結果最新發(fā)布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排行榜、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專業(yè)排行榜、2014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等,并首次發(fā)布2014中國最值得高考狀元報考大學排行榜,為2014年全國包括高考狀元在內的優(yōu)秀考生挑大學選專業(yè)提供報考指南。

        中國高考狀元性別調查:“陰盛陽衰”加劇,“男孩危機”凸顯

        調查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0-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女狀元8年占比超過男狀元,“陰盛陽衰”趨勢加劇男孩危機日益凸顯,男生在考場上、學場上、職場上和情場上全面倒退。2013年高考男狀元比例跌至45.12%創(chuàng)5年來歷史新低,女狀元稱霸18省,其中,福建女性狀元比例最高,為70.00%,黑龍江、河北、江蘇、北京、天津、遼寧、貴州和吉林等省市女狀元比例超過60%?,F(xiàn)行高考模式、高考科目、高考內容和高考形式不做大的改革,未來仍將是女狀元撐破半邊天,如果2017年“英語退出統(tǒng)一高考”能兌現(xiàn),男狀元有望再雄起。

        高考狀元“陰盛陽衰”加劇,男狀元占比屢創(chuàng)新低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0-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女狀元比例穩(wěn)中有升,男狀元比例波動下降,女狀元占51.38%、男狀元占48.62%。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特別指出,在2013年全國各省級高考狀元中,男狀元比例與往年相比下跌較大,跌至45.12%,創(chuàng)5年來歷史新低,“陰盛陽衰”態(tài)勢進一步增強。

        在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中,湖北高考狀元中男性比例最高,為67.74%,不愧是“惟楚有才于斯為盛”;男狀元比例超過60%的地區(qū)僅有湖北、山西、安徽和山東等4省市。而在女性高考狀元方面,福建女性狀元比例最高,為70.00%,其中黑龍江、河北、江蘇、北京、天津、遼寧、貴州和吉林等省市女狀元比例超過60%。

        2000-2013年中國高考狀元性別構成情況

      年份 男狀元比例 女狀元比例
      2013年 45.12% 54.88%
      2012年 49.38% 50.62%
      2011年 54.32% 45.68%
      2010年 53.85% 46.15%
      2009年 48.15% 51.85%
      2008年 43.66% 56.34%
      2007年 37.21% 62.79%
      2006年 39.47% 60.53%
      2005年 44.00% 56.00%
      2004年 52.70% 47.30%
      2003年 54.41% 45.59%
      2002年 38.03% 61.97%
      2001年 55.84% 44.16%
      2000年 60.00% 40.00%
      合計 48.62% 51.38%

        “英語退出統(tǒng)一高考”若兌現(xiàn),男狀元有望再雄起

        中國高考狀元中男女比例失衡關鍵在于2000年以來我國各地區(qū)高考形式、考試科目和考試內容有利于女生。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具體地說,女性在語言應用、細心程度和記憶準確性等方面相比男生而言更具有優(yōu)勢,而目前的高考必考科目設置中的語文、英語屬于語言類考試,考題內容更多側重于細心程度和記憶準確性等的測驗,這些更利于女生能力和潛力的發(fā)揮。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對高考形式、高考科目和高考內容等進行綜合性、系統(tǒng)性、漸進性改革,包括加大自主招生和分類招生的比例、英語退出統(tǒng)一高考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增加綜合分析和實踐應用類題目等,高考狀元中男性比例將有所上升,男狀元重新?lián)P眉吐氣,最終實現(xiàn)高考的性別平等。

        中國高考狀元加分復讀情況調查:安徽頻出加分狀元,湖北盛產復讀狀元

        調查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9-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加分狀元”和“復讀狀元”有190多人,占最近5年狀元總數(shù)的45.80%,與“裸分狀元”平分秋色。其中,安徽、內蒙古、湖南、廣西、云南、福建、廣東、貴州、天津等地區(qū)最出“加分狀元”;湖北、安徽、山西、重慶、河南、江西盛產“復讀狀元”。加分狀元有失公平、復讀狀元浪費資源、裸分狀元值得表揚,高考加分政策亟需重新審視,否則“狀元之爭”難以平息。

        近5年加分復讀狀元達45.8%,190多人直逼裸分狀元

        高考加分政策是我國高考制度的一項特色設計,是高考中的特長生加分政策,目的是彌補高校統(tǒng)一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單獨制定的。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馮用軍博士指出,高考加分政策初衷是在照顧一部分特定人群有機會上大學時,探索打破應試教育體制束縛的招考辦法,鼓勵學生更加注重全面素質提高的一項積極措施,體現(xiàn)了照顧性與鼓勵性兼顧的原則。近年曝光的高考特招腐敗窩案,引發(fā)了全社會要求限制甚至取消高考加分的熱議。

        為了讓社會各界了解我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加分和復讀情況,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特別對2009-2013年中國各省市自治區(qū)高考狀元中加分與復讀狀元情況展開調查。結果顯示,最近5年來我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加分狀元和復讀狀元有190多人,占最近5年狀元總數(shù)的45.80%,幾乎逼平“裸分狀元”。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馮用軍博士指出,在每年高考結束后最為激烈的高考狀元爭奪戰(zhàn)中,突出表現(xiàn)就是在中學、大學和地區(qū)之間引發(fā)的“裸分狀元”與“加分狀元”、“應屆狀元”與“復讀狀元”之爭此起彼伏。

        安徽內蒙古“加分狀元”最多,湖北盛產“復讀狀元”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9-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加分狀元有160多人,占狀元總數(shù)的39.72%;從加分狀元的地區(qū)分布來看,安徽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高考加分狀元人數(shù)最多,各有12人,并列全國省市區(qū)首位;湖南省有11人,名列第三;廣西自治區(qū)和云南省各有10人,并列第四;福建省、廣東省和貴州省各有9人,并列第六;天津市有8人,居第九;河北省、河南省、吉林省、山東省、重慶市各有7人,并列第十。

        最近5年,全國共有25名高分復讀考生問鼎中國各地區(qū)高考文理科狀元,占狀元總數(shù)的5.98%。其中,2013年有6名復讀生問鼎狀元,2012年、2011年和2009年各有5人;2010年有4人。從高考復讀狀元的地區(qū)分布來看,湖北省高考狀元中復讀生人數(shù)最多,有5人,居全國各省市區(qū)首位;安徽省有4人,名列第二;山西省和重慶市各有3人,并列第三;河南省和江西省各有2人,廣西自治區(qū)、黑龍江省、湖南省、吉林省、遼寧省、山東省各有1人。

        2009-2013年中國高考加分狀元地區(qū)分布

      名次 地區(qū)名稱 加分狀元人數(shù)
      1 安徽 12
      1 內蒙古 12
      3 湖南 11
      4 廣西 10
      4 云南 10
      6 福建 9
      6 廣東 9
      6 貴州 9
      9 天津 8
      10 河北 7
      10 河南 7
      10 吉林 7
      10 山東 7
      10 重慶 7
      15 遼寧 6
      15 新疆 6
      17 北京 5
      18 浙江 4
      19 江西 3
      19 寧夏 3
      19 山西 3
      19 海南 2
      19 青海 2
      19 上海 2
      19 四川 2
      26 甘肅 1
      26 湖北 1
      26 江蘇 1

        中國高考狀元就讀大學調查:清華北大狂攬8成,港校淪為“配角”

        調查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的“省級”高考狀元中,北大清華狂攬8成高考狀元堪稱“中國高考狀元集中營”,共錄取了1300多名高考狀元。2005年以來港澳臺高校進入內地招生,意欲集體挑戰(zhàn)北大清華的“霸主地位”,北大清華港校9年狀元爭奪戰(zhàn)中,清華北大主演港校淪為最佳配角,武大浙大等傳統(tǒng)名校再無高考狀元親睞。高考狀元影響力號召力巨大附加值高,是中學、大學、商家、媒體和政府爭搶的“香餑餑”,港校雖然開出“半億獎學金”挖北大清華墻角但效果有限,狀元更趨理性港校金元政策失靈,高考狀元“港校熱”持續(xù)降溫。

        高考狀元影響力和號召力巨大,“能否贏得高考狀元青睞”體現(xiàn)大學核心競爭力

        高考狀元作為各地區(qū)高考第一名,在高考錄取中擁有大學和專業(yè)最高選擇權,狀元們所挑選的大學與專業(yè),可以說是現(xiàn)今中國最優(yōu)秀的大學、最熱門的專業(yè),代表了高分考生挑大學選專業(yè)的風向標。研究團隊總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高考狀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無與倫比,必然是中國高校競相爭奪的最優(yōu)質生源,能否在最為激烈的全國高考狀元爭奪中取勝,已成為中國一流大學特別是中國頂尖大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北大8年蟬聯(lián)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排行榜榜首,北大清華成“狀元集中營”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的“省級”高考狀元中,選擇就讀北京大學的高考狀元人數(shù)最多,有731人,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排行榜榜首,連續(xù)8年蟬聯(lián)中國最受高考狀元青睞大學排行榜冠軍;清華大學屈居第二,選擇就讀的狀元有577人;恢復高考37年來,北大清華共錄取了全國各省市區(qū)1308名高考狀元,是中國最受高考狀元青睞的大學,占狀元總數(shù)的79.38%,堪稱“中國高考狀元集中營”。復旦大學有55人,位居第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53人,列第四;香港大學有46人,居第五;中國人民大學有29人,名列第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有25人,居第七;香港中文大學有14人,居第八;中山大學有11人,列第九;南京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各有10人,并列第十。

        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排行榜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qū) 狀元人數(shù) 2014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辦學類型 辦學等級 辦學層次
      1 北京大學 北京 731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 清華大學 北京 577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3 復旦大學 上海 55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4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53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5 香港大學 香港 46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6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29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7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25 專業(yè)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8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14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9 中山大學 廣東 1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0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10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10 南京大學 江蘇 10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2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9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2 武漢大學 湖北 9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4 南開大學 天津 8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5 浙江大學 浙江 5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3 專業(y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北京 3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 3 專業(y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西安交通大學 陜西 3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16 外交學院 北京 3 專業(yè)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1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 2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1 吉林大學 吉林 2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1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 2 專業(yè)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1 遼寧大學 遼寧 2 區(qū)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1 南京政治學院 江蘇 2 專業(yè)型    
      26 中央戲劇學院 北京 1 專業(yè)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6 第二軍醫(yī)大學 上海 1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6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湖南 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6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黑龍江 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6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1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6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1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26 東北師范大學 吉林 1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6 華南理工大學 廣東 1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6 西南大學 重慶 1 區(qū)域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6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1 專業(yè)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6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 1 專業(yè)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6 重慶大學 重慶 1 中國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6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 1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26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北京 1 專業(yè)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大連海事大學 遼寧 1 專業(yè)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東 1 專業(yè)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貴州大學 貴州 1 區(qū)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 1 區(qū)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暨南大學 廣東 1 區(qū)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山西大學 山西 1 區(qū)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陜西師范大學 陜西 1 區(qū)域特色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蘇州大學 江蘇 1 區(qū)域研究型 3星級 中國知名大學
      26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河南 1 專業(yè)型    

        高考狀元“回歸”清華北大,9年狀元爭奪戰(zhàn)港校淪為配角

        2005年以來,香港、澳門和臺灣高校陸續(xù)進入中國內地招生,發(fā)起猛烈攻勢集體挑戰(zhàn)北大清華的“霸主地位”,以狀元為代表的兩岸四地高校優(yōu)質生源爭奪大戰(zhàn)異常激烈,狀元爭奪戰(zhàn)進入白熱化階段。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指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5-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的“省級”高考狀元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大陸頂尖高校大打“親情牌”,包攬了9成以上高考狀元,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等4所港校雖然開出巨額狀元獎學金大打“金元牌”,但9年來只錄取了71名省級狀元,不足一成,已經淪為中國高考狀元爭奪戰(zhàn)中的最佳配角。雖然中國臺灣和澳門等地區(qū)高校也開出高額獎學金,但迄今為止,尚未贏得任何大陸高考狀元的青睞,尚未實現(xiàn)招收大陸高考狀元的零突破。

        香港高校金元政策失靈,高考狀元“港校熱”降溫

        調查發(fā)現(xiàn),香港高校為吸引大陸各地區(qū)高考狀元,開出巨額獎學金網羅各地區(qū)省級狀元,9年來,累計列支狀元獎學金總額高達5000萬但成效欠佳。近年來選擇就讀香港高校的省級狀元人數(shù),呈逐年下降趨勢,港校對各地區(qū)高考“省級狀元”的吸引力明顯下降,港校錄取的狀元多是“市級狀元”。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科技和教育的飛速發(fā)展,北大清華等大陸高校的國際化程度與港臺高校差距越來越小;北大清華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威望,也是中國社會各界最為認可的頂尖大學;與港校相比,選擇在北大清華就讀,將來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更好。當初最熱衷港校的廣東狀元也已集體拋棄港校,紛紛“回歸”選擇內地名校。2013年10月,遼寧省2013年文科狀元劉丁寧,放棄72萬元全額獎學金,從香港大學退學,回鄉(xiāng)復讀報考北大?!皠⒍帯钡仁〖墵钤獋兊幕貧w預示著港校熱開始大幅度降溫,也間接標志著港澳臺高校搶奪大陸高分尖子生的金元政策走向失敗。

        2005-2013年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排行榜

      名次 學校名稱 所在地區(qū) 狀元人數(shù) 2014辦學類型、等級和層次
      辦學類型 辦學等級 辦學層次
      1 清華大學 北京 319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2 北京大學 北京 310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3 香港大學 香港 46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4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14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5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10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6 復旦大學 上海 7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7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4 中國研究型 6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8 中國科技大學 安徽 2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9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南京大學 江蘇 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9 中山大學 廣東 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南開大學 天津 1 中國研究型 5星級 中國頂尖大學
      9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 1 專業(yè)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1 行業(yè)特色研究型 5星級 中國一流大學
      9 上海外國語大學 上海 1 專業(yè)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9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 1 專業(yè)型 4星級 中國高水平大學

        中國高考狀元就讀專業(yè)調查:賺錢熱門專業(yè)成首選,國家民族命運拋腦后

        調查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高考狀元最愛“賺錢熱門專業(yè)”,選擇就讀經濟學、工商管理學專業(yè)的人數(shù)最多,女狀元更務實經管專業(yè)成首選,農學無高考狀元報考,而中國是一個農業(yè)大國。具體地說,500多位高考狀元扎堆就讀經濟管理專業(yè),多看重的是自身“錢途”,較忽視國家民族的“命運”,令人堪憂。高考狀元選專業(yè)盲目跟風,過度追逐熱門專業(yè),也有其社會根源,不應一味指責。對于高考狀元逃離“數(shù)理化專業(yè)”,國家應設“基礎專業(yè)獎勵機制”。

        高考狀元挑大學追名牌選專業(yè)捧熱門,“私人定制”攬狀元高校卑躬屈膝

        高考狀元作為中國各省市自治區(qū)高考的第一名,其教育文化效益、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巨大,是中國高校競相爭奪的“香餑餑”。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馮用軍博士分析指出,按照現(xiàn)行高考錄取規(guī)則和大學招生行情,高考狀元是優(yōu)質稀缺資源,擁有大學和專業(yè)最高選擇權。為了在高考狀元錄取上拔得頭籌,在高分考生“掐尖戰(zhàn)”中爭得先機,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香港高校在內的名牌大學開出了特殊政策,不僅有巨額獎學金放送,還有任選專業(yè)本碩博連讀等優(yōu)待條件,甚至個別高校為了搶先攬到狀元不惜為其“私人定制”,當代“大學精神”沉淪讓人感嘆。

        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專業(yè)排行榜,狀元最愛經管等賺錢熱門專業(yè)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選擇就讀經濟學專業(yè)的高考狀元人數(shù)最多,有288人,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專業(yè)排行榜榜首;工商管理專業(yè)有283人,屈居第二;高考狀元最愛“賺錢的專業(yè)”,就讀經濟學和工商管理的高考狀元人數(shù)遙遙領先其它專業(yè),合計占高考狀元總數(shù)的38.45%。電子信息專業(yè)有102人,位居第三;法學專業(yè)有97人,位居第四;生命科學專業(yè)有88人,列第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有85人,居第六;北大元培實驗班有74人,位居第七;建筑學專業(yè)有57人,居第八;物理學專業(yè)有50人,名列第九;自動化專業(yè)有48人,位居第十。

        狀元選專業(yè)偏重經濟收益,女狀元更務實經管專業(yè)成首選

        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0-2013年中國選擇就讀經濟學和工商管理專業(yè)的高考狀元中,女狀元占66.18%,遠高于男狀元。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馮用軍博士分析指出,女狀元在專業(yè)選擇上,相比男狀元更務實、更偏重個人經濟收益;這既與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定位有直接關系,也與當下的社會風氣和職場心態(tài)有關。近年來全國選擇經濟管理專業(yè)的高考狀元有增無減,其“扎堆現(xiàn)象”愈發(fā)明顯,特別是最近5年來,全國54.96%的高考狀元中選擇就讀經濟管理專業(yè),并呈現(xiàn)逐年上升趨勢。

        2014中國高考狀元最青睞大學專業(yè)排行榜

      名次 專業(yè)名稱 所屬門類 狀元人數(shù) 所占比例
      1 經濟學 經濟學 288 19.39
      2 工商管理 管理學 283 19.06
      3 電子信息工程 工學 102 6.87
      4 法律 法學 97 6.53
      5 生命科學 理學 88 5.93
      6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工學 85 5.72
      7 北大元培班 - 74 4.98
      8 建筑學 工學 57 3.84
      9 物理學 理學 50 3.37
      10 自動化 工學 48 3.23
      11 中國語言文學 文學 40 2.69
      12 數(shù)學 理學 37 2.49
      13 清華數(shù)理基礎科學班 - 34 2.29
      14 外國語言文學 文學 28 1.89
      15 新聞學 文學 24 1.62
      16 醫(yī)學 醫(yī)學 19 1.28
      17 土木工程 工學 17 1.14
      18 化學 理學 16 1.08
      19 政治學 法學 14 0.94
      20 材料科學與工程 工學 9 0.61
      20 機械工程 工學 9 0.61
      20 歷史學 歷史學 9 0.61
      23 力學 工學 8 0.54
      24 哲學 哲學 7 0.47
      25 公共管理 管理學 5 0.34
      25 社會學 法學 5 0.34
      27 環(huán)境科學 工學 4 0.27
      27 能源動力 工學 4 0.27
      29 工程物理 工學 3 0.2
      29 清華人文科學實驗班 - 3 0.2
      29 中科大少年班 - 3 0.2
      29 通信工程 工學 3 0.2
      33 電氣工程 工學 2 0.13
      33 教育學 教育學 2 0.13
      33 心理學 教育學 2 0.13
      36 地理學 理學 1 0.07
      36 工程學 工學 1 0.07
      36 廣告學 藝術學 1 0.07
      36 天文學 理學 1 0.07
      36 儀器科學與技術 工學 1 0.07
      36 藝術學 藝術學 1 0.07

        中國高考狀元就讀中學調查:基礎教育發(fā)展失衡,超級中學變身“狀元夢工廠”

        調查顯示,恢復高考37年來,全國共產生了800多所“狀元中學”,這些“狀元中學”均是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辦學水平一流和綜合實力最強的中國頂尖中學,堪稱“中國高考狀元夢工廠”。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頂尖“狀元中學”里,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連續(xù)2年蟬聯(lián)“中國高考狀元搖籃”。調查發(fā)現(xiàn),超級中學是“高考狀元”的最大贏家,也是制造教育不公的最大根源,基礎教育發(fā)展越均衡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學分布越廣泛,縣市級中學也有機會誕生高考狀元,反之,基礎教育發(fā)展越失衡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學分布越集中,越容易催生“高考狀元工廠”。

        高考狀元成“頂尖中學”標志,堪稱中學招生金字招牌

        一年一度的高考,作為中國目前最大規(guī)模、最為公平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對一個地區(qū)基礎教育特別是中學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年度檢閱,也是檢驗一所中學能否育才、育出優(yōu)才能力的重要標志,更是衡量一個地區(qū)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水平的教育盛典。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馮用軍博士分析指出,能否培養(yǎng)出高考狀元等高分考生群體是檢驗一所中學辦學水平高低和是否頂尖中學的重要指標,高考狀元數(shù)量多少體現(xiàn)了一所中學的師資力量的強弱、學生素質的高低、教學質量與領導班子管理能力等的高下、校園文化的優(yōu)劣。高考狀元就是一所中學的“金字招牌”,一所中學培養(yǎng)的高考狀元的多與少對中學爭奪優(yōu)秀生源、贏得教育主管部門肯定和社會認可、提升和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至關重要。

        2014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云南師大附中蟬聯(lián)榜首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77-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培養(yǎng)的高考狀元人數(shù)最多,有37人,雄居中國校友會網2014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榜首,連續(xù)2年榮膺“中國高考狀元搖籃”美譽;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有24人,居第二;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有23人,列第三;海南中學有22人,列第四;太原五中有19人,列第五;南寧二中有18人,居第六;石家莊一中、銀川一中和上海中學各有16人,并列第七;哈爾濱第三中學有15人,位居第十。

        2014中國頂尖中學排行榜20強

      名次 中學名稱 所在地區(qū) 所在城市 狀元人數(shù)
      1 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云南 昆明 37
      2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吉林 長春 24
      3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 廣州 23
      4 海南中學 海南 ???/td> 22
      5 太原五中 山西 太原 19
      6 南寧二中 廣西 南寧 18
      7 石家莊一中 河北 石家莊 16
      7 銀川一中 寧夏 銀川 16
      7 上海中學 上海 上海 16
      10 哈爾濱第三中學 黑龍江 哈爾濱 15
      11 海拉爾第二中學 內蒙古 呼倫貝爾 14
      11 烏魯木齊一中 新疆 烏魯木齊 14
      13 貴陽一中 貴州 貴陽 13
      13 重慶第一中學 重慶 重慶 13
      15 長春外國語學校 吉林 長春 12
      16 北京四中 北京 北京 11
      16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北京 11
      16 石家莊二中 河北 石家莊 11
      16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江西 南昌 11
      16 西安高新一中 陜西 西安 11
      16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 重慶 11

        師大附中盛產高考狀元,超級中學變身“狀元夢工廠”

        統(tǒng)計顯示,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全國有800多所中學培養(yǎng)出高考狀元,分布在全國260多個地級城市,其中,基礎教育發(fā)展失衡的地區(qū),“狀元中學”越集中,基礎教育發(fā)展均衡的地區(qū),“狀元中學”越分散。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馮用軍博士指出,這些“狀元中學”均是我國各省市自治區(qū)辦學水平一流和綜合實力最強的中國頂尖中學,特別是擁有先天優(yōu)勢的眾多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堪稱“高考狀元夢工廠”。

        2014中國各地區(qū)頂尖中學排行榜前5強

      行政區(qū)域 所在地區(qū) 第1名 第2名 第3名 第4名 第5名
      東北地區(qū) 黑龍江 哈爾濱第三中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佳木斯一中 大慶實驗中學 哈爾濱市第六中學
      吉林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長春外國語學校 吉林一中 延邊一中 吉林油田高中
      遼寧 沈陽市朝鮮族第一中學 遼寧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本溪高級中學 北鎮(zhèn)市高級中學 阜新實驗中學
      華北地區(qū) 內蒙古 海拉爾第二中學 包鋼一中 平煤高級中學 通遼第五中學 包頭市第九中學
      天津 天津耀華中學 天津南開中學 天津第一中學 靜海第一中學 薊縣一中
      河北 石家莊一中 石家莊二中 衡水中學 撫寧一中 遵化一中
      山西 太原五中 康杰中學 太原成成中學 平遙中學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 北京四中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北京101中學 北京八十中學
      華東地區(qū) 江蘇 南通中學 常州高級中學 蘇州中學 海安高級中學 如東高級中學
      福建 廈門外國語學校 泉州五中 漳州一中 福州一中 龍海第一中學
      上海 上海中學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控江中學 市西中學 曹楊二中
      安徽 合肥一中 屯溪一中 馬鞍山二中 安慶一中 淮北一中
      江西 江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南昌二中 臨川一中 吉安一中 九江第一中學
      山東 五蓮一中 萊州一中 德州一中 東營一中 平度九中
      浙江 鎮(zhèn)海中學 義烏中學 杭州第二中學 新昌中學 舟山中學
      西北地區(qū) 新疆 烏魯木齊一中 哈密地區(qū)二中 奎屯一中 兵團二中 烏魯木齊八一中學
      青海 湟川中學 青海湟川中學第一分校 大通六中 西寧五中 -
      寧夏 銀川一中 銀川二中 銀川九中 固原一中 唐徠回民中學
      陜西 西安高新一中 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 西安中學 寶雞中學 西安高級中學
      甘肅 蘭化一中 蘭州一中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酒鋼三中 白銀市第十中學
      西南地區(qū) 重慶 重慶第一中學 重慶南開中學 重慶巴蜀中學 重慶外國語學校 重慶銅梁中學
      四川 成都外國語學校 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 樹德中學 西南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內江六中
      貴州 貴陽一中 貴陽清華中學 遵義縣第一中學 凱里一中 貴陽市第六中學
      云南 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昆明一中 玉溪一中 曲靖一中 昆明三中
      中南地區(qū) 海南 海南中學 文昌中學 海口市第一中學 海南華僑中學 嘉積中學
      廣東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廣東實驗中學 廣雅中學 廣州二中 廣州市執(zhí)信中學
      湖北 仙桃中學 沙市中學 武漢外國語學校 黃岡中學 武鋼三中
      廣西 南寧二中 柳州高中 廣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百色高中 桂林中學
      河南 信陽高級中學 開封高中 新鄉(xiāng)市一中 濮陽市油田第一中學 舞鋼市第一高級中學
      湖南 長郡中學 長沙一中 岳陽縣一中 湖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長沙雅禮中學

        中國高考狀元職業(yè)狀況調查:經管狀元多屬高級打工仔,理工科狀元最成才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52-1999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理工科專業(yè)狀元成才率高頻現(xiàn)“職場狀元”,經管狀元多屬“高級打工仔”少有行業(yè)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具體而言,高考狀元群體學業(yè)成就較高但多數(shù)職業(yè)成就平平,僅有個別理工科狀元變身“職場狀元”,而人數(shù)最多的經管專業(yè)高考狀元多屬“高級打工仔”,收入較高但無人成為商界翹楚行業(yè)領袖,胡潤福布斯中國富豪榜高考狀元長期“缺席”,職業(yè)成就遠低社會預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高分低能”狀元純屬個案,高考狀元“全軍覆沒”疑點重重,高考狀元難成職場狀元,社會應理性對待。

        高考狀元整體職業(yè)發(fā)展高于非狀元群體,多從事“高薪職業(yè)”

        為讓社會各界客觀真實了解中國各省市自治區(qū)高考狀元職業(yè)發(fā)展與事業(yè)成就,考慮到人的成才規(guī)律和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特別對大學本科畢業(yè)10年以上即1952-1999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展開追蹤調查與研究。結果顯示,我國高考狀元大學本科畢業(yè)后職業(yè)發(fā)展較為順利,與同期的普通大學畢業(yè)生相比并無顯著差別,工作較為體面、經濟收入和職業(yè)社會地位較高,大多從事“高薪職業(yè)”,但少見各領域的拔尖人才。研究團隊總負責人、中國校友會網總編趙德國指出,整體而言,高考狀元的整體職業(yè)發(fā)展高于非狀元群體,但出類拔萃的行業(yè)“頂尖人才”闕如,高考狀元多屬“高級打工仔”;高考狀元成材率低,職業(yè)成就低于社會預期,與其當年高考場上戰(zhàn)勝成千上萬莘莘學子、勇奪第一的輝煌相去甚遠。

        理工科專業(yè)最成才出“職場狀元”,7狀元當選兩院院士

        報告顯示,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對1952-1999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職業(yè)發(fā)展調查分析發(fā)現(xiàn),就讀不同專業(yè)的高考狀元職業(yè)發(fā)展與事業(yè)成就差距較大,物理學、數(shù)學、生命科學、建筑學、自動化等理工科專業(yè)有7名狀元當選中國、國際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打破了“職場狀元”無“高考狀元”的“魔咒”。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指出,相比而言,理科狀元最爭氣,經管狀元不拔尖。物理學、數(shù)學等理學專業(yè)出身的高考狀元職業(yè)成就最高,出現(xiàn)行業(yè)領軍人才;整體而言,醫(yī)學、法學、中文和新聞學等專業(yè)的高考狀元職業(yè)發(fā)展較順利,事業(yè)成就較高,職業(yè)預期與個人預期、社會預期符合度最高,頻現(xiàn)行業(yè)領域“領軍人才”;哲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專業(yè)的高考狀元大多從事學術研究,尚未涌現(xiàn)出享譽國際的學術大師。經濟管理專業(yè)出身的高考狀元職業(yè)成就最低,行業(yè)拔尖人才“鳳毛麟角”,多屬“高級打工仔”。

        物理學等理科高考狀元最給力,5人當選兩院院士,2人當選千人計劃學者或長江學者

        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52-1999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物理學、數(shù)學、生命科學等理學專業(yè)的高考狀元最給力,畢業(yè)后職業(yè)成就普遍較高,就職行業(yè)較為廣泛,已經有狀元進入我國學界“職場狀元”隊列,其中,有4人當選中國兩院院士,1人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1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1人當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1952-1999年就讀數(shù)理化等理學專業(yè)職業(yè)成就較高的高考狀元

      職業(yè)領域 高考年份 地區(qū) 高考狀元 就讀大學 職業(yè)狀況
      學術研究 1955 廣西 雷嘯霖 北京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學術研究 1957 福建 陳建生 北京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臺研究員
      學術研究 1958 遼寧 杜善義 中國科技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教授
      學術研究 1963 四川 李安民 北京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
      學術研究 1977 安徽 葉如鋼 中國科技大學 德國波鴻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技大學長江學者
      學術研究 1977 上海 袁鈞英 復旦大學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學術研究 1980 浙江 蔡申甌 北京大學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千人計劃入選者

        建筑自動化等工科專業(yè)高考狀元2人當選兩院院士

        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52-1999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計算機、建筑學、自動化和電子工程等工科專業(yè)的高考狀元畢業(yè)后大都在國內外企事單位工作,這些專業(yè)出身的高考狀元中涌現(xiàn)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千人計劃學者、長江學者、著名投資人、杰出企業(yè)家和中國最?;鸾浝淼雀黝I域的領軍人才和頂尖人才。

        1952-1999年就讀建筑計算機自動化等工學專業(yè)職業(yè)成就較高的高考狀元

      職業(yè)領域 高考年份 地區(qū) 高考狀元 就讀大學 職業(yè)狀況
      學術研究 1965 福建 吳碩賢 清華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學術研究 1977 江蘇 潘毅 清華大學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終身教授、中南大學長江學者
      商界 1977 吉林 韓永飛 吉林大學 北京密安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千人計劃入選者
      學術研究 1979 江西 陳通文 清華大學 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授
      商界 1985 廣東 李朱 清華大學 廣東啟德教育集團董事長
      證券金融 1989 安徽 王亞偉 清華大學 千合資本董事長、原華夏基金基金經理
      學術研究 1991 福建 戴懷宇 清華大學 美國北卡州立大學教授

        經管專業(yè)狀元多屬“高級打工仔”,無緣胡潤福布斯中國富豪榜

        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52-1999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經濟管理專業(yè)的高考狀元畢業(yè)后大都在企事業(yè)單位工作,多屬“高級打工仔”,收入較高躋身“高級白領階層”,少數(shù)進入“金領階層”;經商創(chuàng)業(yè)的高考狀元較少,未有高考狀元躋身胡潤福布斯新財富等中國富豪榜;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王凌峰教授指出,整體而言,經管專業(yè)狀元職業(yè)成就遠低社會預期,未達個人預期。其中,在證券金融行業(yè)工作的高考狀元較多,另外少部分在學界和商界等領域發(fā)展,事業(yè)成就較高。

        1952-1999年就讀經濟管理專業(yè)職業(yè)成就較高的高考狀元

      職業(yè)領域 高考年份 地區(qū) 高考狀元 就讀大學 職業(yè)狀況
      學術研究 1962 山西 梁小民 北京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百家講壇》主講嘉賓
      學術研究 1983 湖北 潘敏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
      商界 1981 吉林 栗亞 北京大學 美國美諾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
      證券金融 1984 江蘇 王溯舸 復旦大學 友邦華泰基金副總經理
      證券金融 1985 廣東 陳立銘 北京大學 廣發(fā)證券總裁助理、廣州分公司總經理
      商界 1985 湖北 張斌 復旦大學 上海百悅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文新聞法學醫(yī)學等專業(yè)狀元職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目標符合度最高,頻現(xiàn)各行業(yè)領域“頂尖人才”

        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52-1999年中國各地區(qū)高考狀元中,醫(yī)學、法學、中文、新聞和哲學等專業(yè)狀元職業(yè)發(fā)展順利成就較高,職業(yè)預期與個人預期符合度最高,頻現(xiàn)各行業(yè)領域“頂尖人才”。其中,選擇就讀法律專業(yè)的目前大多從事律師、公務員和學術研究等職業(yè),中文和新聞專業(yè)出身的高考狀元大多在學術界、傳媒界、文藝界等工作,涌現(xiàn)出茅盾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等中國最高文學獎得主,在國內外的各專業(yè)領域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狀元律師”、“狀元醫(yī)生”、“狀元作家”和“狀元記者”夢。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王凌峰教授分析指出,高考狀元知識面廣、學習知識的能力和積累知識的能力強,而律師、記者、醫(yī)生、作家等職業(yè)領域,需要相對較深的專業(yè)知識,與政界商界相比而言更適合、也更利于高考狀元的職業(yè)發(fā)展和潛力發(fā)揮。

        1952-1999年就讀文法哲等專業(yè)職業(yè)成就較高的高考狀元

      職業(yè)領域 高考年份 地區(qū) 高考狀元 就讀大學 職業(yè)狀況
      學術研究 1977 江蘇 童星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教授、杰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新聞出版 1977 北京 劉學紅 復旦大學 中青在線總經理
      學術研究 1977 湖北 王家新 武漢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當代文學學院獎獲得者
      文學創(chuàng)作 1978 河南 劉震云 北京大學 國家一級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
      文學創(chuàng)作 1978 云南 張曼菱 北京大學 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中國女性著名作家、“五個一”工程獎獲獎者
      新聞出版 1982 江蘇 呂平波 復旦大學 華夏時報總編輯
      新聞出版 1982 浙江 裘正義 復旦大學 新民晚報副總編輯
      新聞出版 1983 四川 徐永恒 北京大學 課堂內外雜志社總編輯
      文學創(chuàng)作 1985 安徽 盛瓊 復旦大學 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獲獎者
      法律 1985 海南 龐道齋 北京大學 海南法立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法律 1986 海南 鄒姬 北京大學 英國安理國際律師事務上海分所合伙人
      新聞出版 1987 浙江 尚佐文 北京大學 杭州出版社副社長
      法律 1989 甘肅 吳小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市天地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新聞出版 1990 江蘇 葉蕾 南京大學 《鳳凰生活》雜志執(zhí)行主編
      法律 1992 吉林 李法寅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法律 1996 吉林 劉春東 北京大學 北京市通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新聞出版 1999 重慶 秦方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電視臺《國際時訊》《文化報道》等節(jié)目主持人

        高考狀元群體整體發(fā)展仍然遠超非狀元群體,不能過分苛責、以偏概全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特別指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1952-2013年中國各地區(qū)近3000名高考狀元中,雖然大多數(shù)高考狀元職業(yè)發(fā)展與社會期望存在較大差距,投身職場較少“出類拔萃”,多數(shù)沒能成為各行各業(yè)的“頂尖人才”即“職場狀元”,但是大多數(shù)高考狀元的職業(yè)發(fā)展較好,職業(yè)收入和職業(yè)地位絕大部分都處于社會的白領或金領階層,整體職業(yè)發(fā)展水平明顯高于同期畢業(yè)的非高考狀元畢業(yè)生。

        對于2014年個別網友提出聳人聽聞的“30年1000余高考狀元的下場悲慘”的言論,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我們認為既缺乏必要的事實依據(jù),也是對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xù)8年獨家發(fā)布的《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的斷章取義,更是對高考狀元群體職業(yè)成就的嚴重歪曲。這里,我們要鄭重糾正過去一些媒體在報道高考狀元的職業(yè)狀況時,過分夸大高考狀元在“職場狀元”中“全軍覆沒”的錯誤說法,我們認為盡管的確存在個別高考狀元“高分低能”現(xiàn)象,但是絕大多數(shù)高考狀元屬于“高分高能”,高考狀元群體整體的職業(yè)發(fā)展發(fā)展仍然遠超非狀元群體,中國的高考制度在通過大規(guī)??荚囉行瞬藕Y選方面有其不容否定的價值。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學術專家蔡言厚教授強調指出:高考狀元成才規(guī)律與常人無異,既不需要給予太高的期望,也不需要過分苛責和誤讀,社會各界應該關心狀元的職業(yè)發(fā)展,給與更多空間和時間。

      標簽:排行榜
      免責聲明

      本網站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