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江西省教育考試院院長肖輝表示,我省高考實行“知分、知線、知位”填報志愿,可有效降低“高分低報、低分高報”的幾率,但并不能完全消除“撞車”落選的現(xiàn)象,因此考生填報志愿時要講究策略。
政策改革一本、二本、三本均有6個平行志愿
今年,我省貧困定向本科、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志愿數(shù)由4個增加為6個;相應批次征集志愿數(shù)也設置為6個(藝術類征集志愿數(shù)為3個)。高職(專科)批次平行二志愿數(shù)由3個增加為5個;征集志愿數(shù)設置為6個(藝術類征集志愿數(shù)為3個)。各批次征集志愿投檔時,原填志愿(含平行志愿和梯度志愿一志愿、二志愿)均無效。肖輝表示,增加填報志愿院校數(shù),有利于提高志愿滿足率,征集志愿投檔只投當次填報的志愿,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公平、合理。
今年,我省文史、理工類一本、二本、三本批次,體育類二本、三本批次,美術類二本批次均實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是“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檢索到某個考生時,再依次檢索該考生填報的A、B、C、D、E、F院校志愿,只要被檢索的6所院校中,出現(xiàn)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不管考生把這個院校填在哪一格,都相當于“第一志愿”,即向該院校投檔。“分數(shù)優(yōu)先”即高分考生優(yōu)于低分考生投檔,即高分考生的F院校志愿,也比低分考生的A院校志愿先投檔。
填報技巧博弈在前、穩(wěn)妥為中、保底在后
肖輝表示,很多考生認為平行志愿就是“保險志愿”,只要考分高(特別高分考生除外),院校就可以隨便挑,這是完全錯誤的。平行志愿只進行一次投檔,考生檔案一旦被退檔,只能參加征集志愿填報或降到下一批次錄取。
填報平行志愿,應把握以下基本策略:
一、先后有序。平行志愿中并列的多個院校志愿,對招生院校而言,誰分數(shù)高,就先投誰。但對考生而言,這6個院校志愿是有先后次序的,考生填報時應遵循“前高后低”的原則,最想去的學校放在第一個,以此類推,最保守的放在最后。
二、博弈在前。在平行的6各院校志愿中,第1和第2個可以選擇往年錄取分比自己高出10-20分的院校進行適度博弈,命中率1-10%也值得一沖。
三、穩(wěn)妥為中。第3-5個志愿,應從往年錄取分數(shù)與自己成績相近的院校中選擇,爭取命中,考生應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所謂“穩(wěn)妥為中”,就是第3-5個所選的學校應分別達到50%-80%的命中率。
四、保底在后。最后一所學校,應該在往年錄取分數(shù)低于自己得分的那些院校中去選報。以防前面所選的5個學校都沒能命中時,確保最后還能錄取到一所符合自己最低要求的學校,“保底在后”命中率要達到100%。
五、專業(yè)梯度。專業(yè)志愿“撞車”是考生被退檔的主要原因,專業(yè)已滿,不符合專業(yè)調劑已經成為院校退檔的一個最主要理由。
避免誤區(qū)“巧志愿”要看分數(shù)、興趣、經濟條件
專家提醒,填報一個適合考生的高考志愿,要避免以下常見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一門心思奔名校。一些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容易陷入盲目選報“名牌”高校、“在京高校”等。事實上,考生要根據(jù)自己成績和在全省的分數(shù)排名,大致確定能夠填報哪些批次和哪些類型的學校。如果隨意填報與自身條件相距甚遠、不可能被錄取的學校,浪費了有可能被其他學校錄取的機會。
誤區(qū)二:父母包辦志愿填報。一些父母考慮到就業(yè)規(guī)劃,幫孩子填報一些所謂的“熱門”專業(yè)。
誤區(qū)三:不考慮家庭經濟條件。部分考生和家長認為,收費高的學校和專業(yè)一定“走俏”,收費低的不行。這種看法不準確,如果考生家庭經濟狀況不好,難以承擔高昂學費,想再選擇收費較低的學校或專業(yè)又不可能,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深造。
文/江南都市報記者廖濟堂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