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我省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工作第三次新聞發(fā)布會召開。省教育廳新聞辦副主任張爾桂主持發(fā)布會,20余家省市新聞媒體參加。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副院長、新聞發(fā)言人鄔平川通報了四方面情況。
一、前期錄取情況
7月14日至21日,進行了普通文理科一本批次的錄取,同時完成了體育類第一批次和藝術類第二批次的錄取,開始了藝術第三批次的錄取。
普通文理科一本批次平行志愿共錄取考生43444人,其中文史類8759人,理工類34685人。
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按照既定的工作計劃,有文史類30所院校466個計劃,理工類52所院校2702個計劃,進行了志愿征集。7月19日10:00至16:00,3075名線上未被錄取的考生填報了征集志愿,同時,7325名線下20分之內的考生填報了降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錄取正在進行。
體育類第一批次:共91所學校,實際錄取2263人。
藝術類第二批次:共115所學校,實際錄取4364人。
藝術類第三批次:共194所院校,已經(jīng)錄取5946人,共有131所學校1289個計劃進行征集志愿。目前考生正在填報征集志愿。明天將進行征集志愿的錄取。
在整個錄取過程中,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努力為廣大考生提供優(yōu)質服務,四部咨詢電話每天上午8:00到晚上10:00不間斷接聽,成為聯(lián)系廣大考生、家長的橋梁和紐帶,到目前為止,共接聽電話14000多個;信訪接待、電子郵箱、各市的舉報投訴電話等多種途徑,暢通了考生、家長與考試院溝通的渠道。此外,每天上午9:00更新錄取信息,使被錄取考生能夠及時查詢到錄取結果。
二、普通文理科一本批次錄取情況分析
一本批次的錄取,因為涉及名校和高分考生,備受社會關注和考生、家長關切。今年該批次的錄取,呈現(xiàn)以下幾個特點:
1、院校分層現(xiàn)象更加明顯,投檔最低分及排名漸趨固化。除個別學校投檔最低分的位次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外,絕大多數(shù)學校的投檔最低分排名已經(jīng)趨于穩(wěn)定。投檔最低分及排名靠前的學校主要是三類,一類是傳統(tǒng)的“985”、“211”等國家重點建設的學校;第二類是北京、上海、天津等主要城市以及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高校;第三類是財經(jīng)、政法以及專業(yè)特色明顯的高校。
2、考生志愿滿足率和高分考生錄取率高。由于考生志愿分布相對均衡,部屬和省外院校平行志愿一次性投出考生檔案23768份,占招生計劃總數(shù)的99.7%;實際錄取23382人,占計劃總數(shù)的98.1%。一本錄取全部結束后,文史類504名600分以上的考生全部被錄取,1952名580分以上的考生只有9人未錄取,占0.5%;理工類7125名600分以上的考生,只有23人未錄取,占0.3%。
之所以有以上兩個特點,一方面是因為今年是我省實行平行志愿的第四年,考生和家長對平行志愿錄取規(guī)則更加了解,特別是有了前三年院校投檔最低分及排名的參考,考生選擇院校的針對性更強,準確率更高,志愿填報更加理性、務實。另一方面,也與我省通過多種途徑宣傳、解讀政策,特別是在考生填報志愿期間,加強對考生填報志愿的輔導有密切關系。通過委廳領導在線接受咨詢、舉辦網(wǎng)上咨詢周和現(xiàn)場咨詢會、送服務下基層、開通咨詢電話等多種方式,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服務,使得廣大考生比較全面地了解了相關政策、掌握了志愿填報的技巧。
3、積極爭取省外優(yōu)質資源成效明顯。在錄取過程中,注意加強與院校的聯(lián)系與溝通,特別是及時向省外一流名校通報生源情況,提供有關信息,努力為他們提供優(yōu)質服務,積極爭取他們增加在皖招生計劃。安徽優(yōu)質的生源也吸引了省外一流名校,很多學校增加了在皖招生計劃,據(jù)統(tǒng)計,部委屬和省外院校共向我省增加招生計劃1296人,其中增招計劃較多的高校有清華大學增加50人,合肥工業(yè)大學69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5人,天津工業(yè)大學43人,中山大學38人,江南大學36人,武漢大學36人,同濟大學15人,復旦大學13人等。這些計劃都是優(yōu)質的計劃,對于滿足我省考生接受優(yōu)質高等教育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4、首次整體進入一本批次錄取的省屬院校生源好于預期,沒有出現(xiàn)大面積斷檔現(xiàn)象。今年,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安徽工業(yè)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和安徽財經(jīng)大學等四所省屬高校首次整體進入一本批次錄取。理工類除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降分錄取外,其他學校均在線上完成計劃;文史類安徽財經(jīng)大學在線上完成計劃,其他3所學校在也都在線下1-3分完成了計劃。這與往年這些學校部分計劃列入一本批次錄取的情況相比,有明顯改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省屬高校整體辦學水平的提高。
三、下一階段錄取工作安排
從22日開始,將進行普通文理科二本批次的錄取,并將完成藝術類第三批次的錄取,開始藝術類第四批次的錄取工作。
普通文理科二本批次計劃招收89250人。其中文史類437所院校,計劃招收25685人,理工類478所院校,計劃招收63565人。該批次實行平行志愿,設A、B、C、D四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設6個專業(yè)志愿及專業(yè)服從志愿。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對未完成的計劃及院校追加的計劃,面向批次線上未錄取考生征集志愿;同時,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考生也可以據(jù)此計劃填報降分征集志愿,作為批次線上未完成招生計劃院校降分投檔的備檔。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均實行平行志愿,設A、B、C三個院校志愿及院校服從志愿,每所院校均設3個專業(yè)志愿及專業(yè)服從志愿。
征集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計劃的院校及專業(yè)按考生填報的降分征集志愿進行逐分降分投檔。
該批次的錄取預計7月27日結束。
藝術類第四批次為使用省統(tǒng)考專業(yè)成績的本科獨立學院及民辦高校;該批次實行平行志愿,設A、B、C三個院校志愿,每個院校均設3個專業(yè)志愿及專業(yè)服從志愿;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仍未完成的計劃,將面向未被錄取的批次線上考生征集志愿。征集志愿采用平行志愿方式,設A、B、C三個院校志愿及院校服從志愿,不設專業(yè)志愿。
該批次使用綜合分投檔,錄取前,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將根據(jù)該批次招生計劃和生源情況,劃定綜合分最低錄取控制線。
該批次錄取將于7月25日開始,預計7月28日結束。
四、幾點說明
針對錄取過程中考生和家長關注的問題,說明如下。
1、關于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相應批次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為保證更好地完成院校招生計劃所采取的措施。征集志愿計劃一般來源于三個方面:
第一是平行志愿生源不足院校未完成的計劃。少數(shù)學校由于填報平行志愿的生源不足,計劃不能完成,這些未能完成的計劃就會用于征集志愿。比如,遼寧工程科技大學文科23個計劃,平行志愿只有9個有效生源,因此,未能完成的14個計劃用于征集志愿。
第二是平行志愿錄取結束后,因部分考生填報專業(yè)不服從或者不符合錄取條件被退檔后剩余的計劃。為最大限度保護考生利益,我省規(guī)定省外院校原則上按照1:1.05,省屬院校按照1:1的比例投檔。這固然減少了退檔考生的數(shù)量,但也使得學校調劑的生源減少,一旦投檔考生中有考生所填報的專業(yè)無法滿足而又填報了專業(yè)不服從或者不符合錄取條件被退檔,就會有剩余計劃。比如安徽大學,文科原計劃1190人,投檔前增加了10個計劃,實際投檔1200人,19名考生被退檔。因此剩余19個計劃用于征集志愿。
第三是平行志愿或征集志愿投檔之后,院校又增加的計劃。比如征集志愿投檔后,海南大學增加了理科5個計劃,加上原公布的5個計劃,實際征集志愿錄取10人;武漢大學征集志愿投檔后增加了理科2個計劃,加上原公布的3個計劃,實際征集志愿錄取5人。
在所公布的院校征集志愿計劃中,有些學校可能只有一方面的計劃,比如安徽大學,有些學校則可能包括兩到三個方面的計劃。比如,石河子大學理科119個計劃,平行志愿只有69個有效生源,因此有50個計劃用于征集志愿;而在投檔的69名考生中,又有2名考生投檔,因此,石河子大學理科共有52個征集志愿計劃。
2、關于投檔和錄取的依據(jù)。招生錄取過程中,考試院投檔和學校錄取的依據(jù)都是考生的分數(shù)和所填報的志愿。具體程序是考試院按照考生的分數(shù)和志愿,依據(jù)一定的比例向學校投檔。學校根據(jù)事先所公布的錄取規(guī)則,按照考生的分數(shù)和志愿,確定具體專業(yè)。也就是說,是考生自己的分數(shù)和所填報的志愿決定了其被哪所學校錄取以及具體所錄取的專業(yè),而不是其他因素?,F(xiàn)在不少高校在考生填報志愿前,與考生簽訂所謂的預錄取協(xié)議,或者給考生以某些口頭承諾。這些在錄取過程中,是不具備任何效力的。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不要受此影響,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意愿填報。
3、關于院校服從和專業(yè)服從。所謂專業(yè)服從,是指考生檔案投到學校后,在考生所填報的專業(yè)志愿無法滿足、學校尚有其他專業(yè)計劃的情況下,學校將考生調劑到該校其他專業(yè)。因為填報專業(yè)服從可以增加考生被院校錄取的機會,減少被退檔的可能,所以,建議考生盡可能填報專業(yè)服從。所謂院校服從,是指在考生所填報的院校志愿無法滿足的情況下,計算機自動將填有院校服從的考生檔案調劑到仍有剩余計劃的院校,由院校進行錄取。院校服從只是在征集志愿和降分征集志愿中設置。因為填報了院校服從,考生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愿上的學校,會失去參加后面批次錄取的機會。因此,建議考生慎重填報院校服從。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