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名9歲男孩日前留下一封遺書,離家出走,原因是小學一年級跟他拉過鉤的那名女生不理他了。而在大學校園,很多人壓抑多年而解禁的情感井噴式釋放,簡化戀愛,直奔主題。同居幾個月,兩人失去新鮮感。有的男生說:“我既然能喝到免費的牛奶,何必養(yǎng)奶牛啊?”有的女生認為:“我就是試婚,試而不婚的也大有人在呀!”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陳一筠指出,同居現(xiàn)象大都以失敗告終,友好分手的屬少數(shù),多數(shù)是痛苦地分手,由此引發(fā)的輟學、自殺等悲劇時有發(fā)生。
“學習兩性交往的最佳時機始于青春期。” 陳一筠表示,時代的發(fā)展需要開展以性健康教育為主線的人生教育。青春期教育不僅講性,還要講友情、愛情和婚姻,“青蘋果的煩惱”更多源自情感上的困惑。
青春期教育誰唱主角?陳一筠認為,家庭應成為孩子學習性知識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應成為孩子性教育的第一任老師。因為家長對孩子更具親和力,家庭環(huán)境也具備隱私性和針對性。
作為輔助陣地,學校遵循青春期教育適時、適度、適當?shù)脑瓌t,面向初中生開設少男少女課堂,講授青春發(fā)育的生理變化、體貌變化和性感情發(fā)育等知識;在高中生里開設婚戀課堂,教授男女交往的知識與技能,探討傳授主流性價值觀和性道德。
結(jié)婚意味著什么?分手又意味著什么?陳一筠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對于“結(jié)婚一張紙,離婚一張紙”的“閃婚”者而言,很多人不知道兩性怎么相處,婚姻是怎么回事,再度跨入婚姻后還會重蹈覆轍。
陳一筠指出,當今絕大多數(shù)崗位都需要文憑、資格證書,但人生最重要的兩個職業(yè)即做夫妻和做父母,卻往往“無證上崗”。
由于缺乏“上崗培訓”,多數(shù)人婚前未曾獲得有關性別差異、婚姻準備、夫妻生活的知識。有人婚前沒交過異性朋友,第一個投入誰的懷抱就和誰認定了婚嫁關系。這些都為日后的婚姻不幸埋下隱患。
2安全“閘門”在哪里?
家長應積極引導少男少女與異性交往,集體“放電”比個體“放電”安全,公開“放電”比私下“放電”保險
陳一筠介紹,青春期的時間段在10—19歲,但從8歲起就應進入準備期,此間,父母要留意孩子青春期的變化。青春期有三個指征:生理變化、體貌變化、性感情的產(chǎn)生。最后一個指征常被忽視,卻非常重要。因為多數(shù)孩子的困惑發(fā)生在情感層面,如果情感層面上性的困惑得不到疏導,性的壓力得不到解脫,偷嘗禁果的行為就易發(fā)生。
一位高一班主任講述了她“做夢都沒想到”的一件事。一名特別老實的男生,在晚自習上向前排的女生借橡皮。女生沒回頭,就把橡皮遞給他。出乎意料的是,他一把抓住該女生的手不放,女生呼叫起來,引得全班起哄。第二天,這名女生沒來上學。班主任不明白,平常從不跟女生瘋的老實男生,怎么會出這個洋相。于是就把他找到辦公室。男生眼淚汪汪地說:“我錯了。我就是想摸一下這個女同學的手,想了3天3夜,不知道怎么去摸?!崩蠋焼枺骸澳阆朊幌?,怎么摸了3分鐘不撒手啊?”他一臉惶恐:“我抓住她的手這么長時間呀?我都不知道!”
“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應積極引導他們與異性交往,通過陽光渠道釋放性的壓力。”陳一筠說,這名老實男生突然失態(tài),在于平常沒跟異性接觸過,他積累起來的性壓抑,好像高壓線,一碰就短路了。
“誰家的孩子能夠在光明正大的交往中獲得既帶來愉悅又帶來審美的異性磁場,誰家的孩子就更放松、更陽光、更健康。” 陳一筠認為,少男少女的交往有助于他們完成第二次斷乳期,形成積極自信的心態(tài),為下一步戀愛、擇偶、婚姻做早期的鋪墊和準備。
“青春期的男生年齡越大,荷爾蒙分泌就越多,性沖動的壓力也越強。所以,應及早打開一道安全的‘閘門’,讓它釋放。”陳一筠認為,這個“閘門”是群體交往。教育部幾年前就發(fā)布文件,規(guī)定中小學生現(xiàn)在可以不做廣播體操而跳集體舞、交誼舞,本意就是提供一個釋放青春期性壓力的一個渠道——集體“放電”比個體“放電”安全,公開“放電”比私下“放電”保險。因此,家長們與其看著對異性心存神秘又不敢走近的孩子想入非非,倒不如建議他們一起上下學,一起談天說地,一塊過生日。學校也應多組織一些課余活動,讓孩子們在沒有任何羞澀和監(jiān)視的環(huán)境中,坦然地與異性溝通,放松神經(jīng),減輕壓力,以便更安心地去學習。
少男少女交往中,“早戀”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事實上,面對懵懂的情感,他們更多的是無所適從、不知所措。家長此時應該用接納、關懷的態(tài)度,鼓勵孩子主動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引導他(她)明白,人類的情感是美好的,但過早采摘的果子是酸澀的。告訴孩子,青春期應該伴有豐富的異性友情滋養(yǎng),但不要執(zhí)著于與某個異性同學的關系,更不能陷入對某個異性同學的心理依賴。告訴孩子,“我愛你”就是我珍惜你,我要把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讓你值得愛我;“我愛你”就是我要保護你,我絕不傷害你,也不允許別人傷害你。
3性健康教育怎么講?
“青春健康”課堂上,同學們圍坐一圈,分成幾組,認真、熱烈地討論著往?!半y以啟齒”的話題
大學生小梅和小亮相愛了。一天,小亮對小梅說:“我很愛你,我很想和你……”說著,就忍不住抱住小美。這時候,小美該怎么辦?答應還是拒絕?理由是什么?不同的回答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職業(yè)技術學院的一堂“青春健康”教育課上,同學們圍坐一圈,分成3組,認真、熱烈地討論著往?!半y以啟齒”的話題。
“長期以來,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怎么講是困擾教育者的一道難題,講輕了無效,講重了擔心誘發(fā)孩子越軌?!敝袊嬌鷧f(xié)常務副會長潘貴玉說,西方國家經(jīng)過半個世紀的性開放,現(xiàn)在終于反過來做貞潔教育。他們從兩個視角進行詮釋。一方面,貞潔是媽媽要送給孩子的最珍貴禮物。如果你這輩子要保證生育一個健康的孩子,那么請你為孩子留有一個不染纖塵的宮殿。另一方面,這輩子要保證你不從性感染的角度感染艾滋病的話,那么就請你保持一個終生的性伴侶,就是婚前貞潔,婚后忠誠。
近10年來,美國1/3的學校增加了禁欲教育,提倡將性行為推遲到婚后。95%的公立學校在性教育課程中,討論艾滋病等性傳播疾病的防治,近一半的學校教學生避孕知識。學生發(fā)育參差不齊,如何適當?shù)亟邮苓@些知識?美國一些公立學校把知情權(quán)和選擇權(quán)交給家長。每節(jié)課開講前一天,學生要把授課提綱帶回家。家長認為該課內(nèi)容適合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讓孩子聽。這種不搞“一刀切”的做法,給人啟迪。
借鑒國外經(jīng)驗,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與國際組織合作,在學校、社區(qū)開展青春健康教育項目試點工作,通過生動豐富的授課形式,傳播生殖健康知識,注重人生技能的培訓。目前,該項目達500余個,2013年將在全國推廣。
為加強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陳一筠強調(diào)建立“三道防火墻”。第一道“防火墻”就是防止未成年人的性關系,即18歲之前的中學生,應當做到潔身自愛;第二道“防火墻”是講授避孕和緊急避孕知識;第三道“防火墻”是講終止妊娠方法。
走進生命的春天,少男少女們明白春天里應該做的事,才能健康、快樂地度過青春成長的花季。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