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反觀今年的招生錄取情況:一方面是高考參加考試的人數(shù)不斷減少,另一方面卻是招生計劃持續(xù)增加,再加上近年來高中畢業(yè)生成長道路的多元化趨勢,使得很多省份的錄取率都創(chuàng)出了歷史新高。
比如,北京市高考錄取率超過了80%,其中本科錄取率首次超過50%,高達54.9%,比去年提高了5.6個百分點。上海今年高考錄取率超過85%,較去年再升一個多百分點。此外,浙江為83.8%,山東突破80%,重慶達78.55%,云南超過70%,安徽也達到了創(chuàng)歷史的67.3%,而江蘇省高考錄取率首次定格在“80%以上”。
然而在高錄取率下,各種新矛盾也接踵而至,高等教育中隱藏的種種問題尤其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高錄取率VS低錄取線
高考錄取率過高的背景是錄取線過低。比如今年江蘇專二院校錄取線一降再降,先是160分,后又降到120分。這么低的入學門檻,使得許多中學教育沒達到要求的學生進入了高校。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廣東,廣東省高招辦于8月24日為一批仍有缺額計劃的高職院校再次征集志愿,并進行第三次錄取。征集志愿的資格線為:文科200分、理科200分。這意味著廣東考生200分也能上大學!
高錄取率VS優(yōu)質教育資源
高錄取率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擔憂的一面。在80%以上的高錄取率面前,“上大學”的焦慮緩解了,但“上好大學”的焦慮,卻在社會上依舊存在且愈演愈烈——高錄取率為更多人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但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依舊是稀缺品。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質量,已成為“高錄取率時代”學生和家長關切的主要問題,也成為高校和社會面臨的重要課題。
南京大學高教研究所龔放教授就認為,大眾化教育并不代表粗放經營。高校應重視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及時給這些學生進行補償教育和“再加工”,否則最終提供給社會的可能會是“不合格產品”,也將影響高等教育的公信力。
高錄取率VS就業(yè)率倒掛
大學一直被視為改變命運的場所。而今,大學擴招已經迎來第十一個年頭,在過去十年里,大學招生規(guī)模以年均約30%的速度遞增。但是,拐點已經顯現(xiàn):當大學過多受制于統(tǒng)一招生制度、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專業(yè)學習深度不夠等綜合癥并發(fā)的時候,大學還能改變人們的命運嗎?在江蘇、河南、山東等地,就業(yè)率倒掛成了一種并不罕見的現(xiàn)象,研究生不敵本科生、本科生不如??粕?、??粕炔贿^職校生。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胡瑞文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階段,高等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也由過去的主要培養(yǎng)高級人才轉變?yōu)榘ǜ摺⒅?、初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內的各級各類人才和較高素質的勞動者。因此,各級各類高等學校要重新考慮自己的定位,要更多地降低重心,眼睛向下,面向基層和生產第一線,培養(yǎng)各行各業(yè)的建設者。
麥可思高校咨詢顧問 馬研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