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選拔招生政策近日相繼推出,奇怪的是,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在內的高校,都沒有公布今年自主招生的名額究竟是多少。從去年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在滬通過自主選拔程序錄取的學生數(shù)超過通過高考錄取的學生數(shù)來看,自主招生越來越可能成為今后進入“985大學”的唯一途徑。
統(tǒng)一高考可能會淡出
據(jù)了解,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去年自主選拔錄取考生的計劃都為500名。而復旦今年上報教育部的名額卻有大幅度提升―――希望能夠通過自主招生選拔實驗錄取的學生數(shù)量在500到1000人。記者發(fā)現(xiàn),復旦去年在上海的總錄取人數(shù)為909名。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教育部把口子放開一點,考生要想進復旦,全部都得通過自主招生選拔。此外,上海交通大學今年上報教育部的名額較之往年也有大幅度提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有關負責人雖然表示不便透露具體數(shù)字,但也承認上報數(shù)量較之往年有提升。
據(jù)統(tǒng)計,北京大學2009年在全國招生人數(shù)是2650名,其中獲得自主選拔錄取資格的考生有1181名,獲得保送生資格的考生有536名。清華大學2009年的招生計劃是3330名,通過自主選拔錄取獲得錄取的有1075名,獲得保送生資格的有536名。而上海8所教育部部屬高校通過自主招生選拔錄取人數(shù)的相關數(shù)據(jù)比較也顯示,2008年公示的數(shù)據(jù)是1353人,遠多于2007年的893人,增長51.5%。
目前,上海市有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財大、華理、上外和東華等8所高校擁有5%自主招生選拔試點資格,全國具有試點資格的高校有70所左右。所謂5%自主招生選拔試點資格,是指當年該校招生計劃中5%的學生,可以享受只要高考成績達到一本分數(shù)線,就能被該校錄取。與自主選拔實驗預錄取政策不同的是,考生獲得預錄取資格時,專業(yè)已經確定,而自主招生選拔試點則是錄取以后按照分數(shù)排專業(yè)。有關專家稱,如果自主選拔的學生數(shù)量逐年上升或者有所突破,那么對于希望進入“985高校”的學生來說,高考已經不再重要了。
讓人才回歸人的本質
“為了一場高考影響了孩子完整的人格,破壞了他們發(fā)展自己學術等多方面興趣的機會,讓人變傻,這絕對不是教育的本來面目,也不是高考的目的”,盧灣高級中學校長唐關順認為,完全用自主招生替代高考的改革,估計不會那么快到來,但是自主招生對中學來說,卻是把孩子們從18年只為一場高考的忙碌中解放出來的好事。上海交通大學附中校長徐向東稱,即使現(xiàn)在的自主選拔制度未必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改革的方向是對的,大學人才選拔標準的改變,將促進中學的改革。
自主招生力度加大,引起了不少家長的擔心,他們怕一旦北京大學、復旦大學這樣的學校只能通過自主招生入學,孩子如果未能在自主招生時順利過關,即使高考成績再好也會失去進入名校的機會。對此,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副校長李支舜的觀點是,合理的制度就是應該讓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脫穎而出,而不是一考定終身,即使因為機緣巧合在高考考出了好成績,未必意味著這就是優(yōu)秀的學生。
而唐關順稱,今年他推薦給清華大學的考生就不是盧灣中學的第一名。兩名考生是參加國際英特爾創(chuàng)新大賽的前三名,平時對科研非常投入,“讓對科研有興趣并且能夠投入研究的學生去做他們擅長并且適合的事情,才是人才培養(yǎng)的正確途徑”。而推薦給同濟大學的考生是獲得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稱號的學生。唐關順認為,四平八穩(wěn)各門功課考高分的學生,很難說就是優(yōu)秀的人才。
中學校長們建議,不論自主招生選拔實驗錄取的名額是否增加,對于家長和考生們來說,第一選擇是參加自主招生選拔實驗,第二選擇是參加每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選拔試點,爭取獲得加分選專業(yè)的優(yōu)惠,第三選擇也許就是參加高考,在高考中爭取一個高分了。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