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北京大學2009級新生報到的日子,北大今年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推出“綠色成長大禮包”,確保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順利入學,學校制定的“綠色成長方案”還將伴隨他們成長。
在新生報到日前夕,北大學生資助中心的老師從經濟情況調查表上了解到,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周福波的19歲生日就是9月5日報到當天。于是,老師們精心挑選了一份飽含祝福的生日蛋糕。5日上午,周福波同學在報到現(xiàn)場收到這份意外的生日禮物后,感動地說:“在生日當天如愿走進夢想的北大已經很高興了,還能在這里收到學校的生日蛋糕和愛心禮包,得到這么多老師和同學的祝福,真的是格外激動!”
今年考入北大歷史系的努麗亞是新疆維吾爾族新生,家庭經濟條件拮據。學校提前了解到她的家庭情況,為送她來京的父親在北大校內租了床位,在報到當天就發(fā)給她生活費、學費等共6250元,還將在下周發(fā)放緊急補助金。努麗亞告訴記者:“我考上北大后還擔心學費的問題,看到老師和同學們這么熱情地幫助我,一點也不擔心了?!?
今年北大的“綠色成長大禮包”,不僅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生活日用品、學習用品、體育健身用品和休閑娛樂用品,還有勵志類教育讀物等特色禮物,每份超過3000元。禮包發(fā)放對象包括災區(qū)新生、少數民族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等在內的5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新生。
學生資助中心利用暑期時間在積極聯(lián)絡各家捐助單位,落實捐助物資的同時,還為特別困難的新生購買了40床棉被、400份筆袋,并指導學生服務總隊的同學制作了1000份新穎、精美的北大校園地圖和500份《新生學習生活手冊》。
北大學生資助中心主任楊愛民說,北大2007年開始實施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綠色成長方案”: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順利入學、學習過程與畢業(yè)去向,針對學生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民族和不同經濟情況給予資助,實施節(jié)日溫馨家園計劃、健康營養(yǎng)計劃、能力建設論壇、社會公益活動、彩虹關愛工程等多類型的助學項目。從入學到畢業(yè),學校給予家庭經濟困難同學全程關愛,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個人生活得到積極的支撐和保障,讓資助工作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所發(fā)揮的作用達到最大化。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