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二批錄取開始后,省外一些不法分子借高校招生實施詐騙活動又有所抬頭,招生部門29日提醒,考生和家長必須從正式渠道了解、確認招生信息,不要相信社會上別有用心人員的傳言或“許諾”,防止因求學心切而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蒙受精神和經(jīng)濟上的損失。
招辦有關人士說,歸納起來,不法分子采用的招生詐騙伎倆主要有下列四種情形。
騙術一:謊稱有“機動名額”和“內(nèi)部指標”
解讀:實際上,教育部對高校招生計劃的使用有嚴格要求,嚴禁降低分數(shù)要求指名錄取考生,嚴禁高校向考生收取與錄取掛鉤的任何費用,嚴禁避開省級招生管理部門擅自錄取考生。
騙術二:變“自主招生”為“自由招生”
解讀:“自主招生”不等于“自由招生”,即自主招生不能無視成績、僅由學校說了算。事實上,從來不存在無條件限制的“自由招生”。目前開展自主招生的高水平大學和實行單獨招生的示范高職院校,都是經(jīng)教育部門批準開展試點工作的,考生必須通過高考或按學校招生章程規(guī)定組織的單獨考試,考試成績必須達到相應的要求。
騙術三:用自考助學班、網(wǎng)絡教育班通知書蒙騙
解讀:這是故意混淆自學考試、成人高考、網(wǎng)絡教育與普通高校招生的區(qū)別,即以自考助學班、網(wǎng)絡教育班等入學通知書蒙騙考生及家長,有的甚至偽造省級招辦錄取考生名冊和高校錄取通知書。這樣的錄取通知書不是國家承認學歷的普通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入學”后也不會通過教育部門的新生學籍電子注冊,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畢業(yè)證書。
騙術四:假冒軍校招收“地方委培生”
解讀:從2008年起,軍隊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凡是以“地方委培生”、“自費生”等名義進行軍校招生的行為,均屬欺詐。
針對上述四種騙術,有關人士提醒考生,可從是否滿足以下“四項要求”來判斷招生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一是高校須具有國家承認的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二是招生計劃經(jīng)國家核定、下達并經(jīng)省級招辦公布、按規(guī)定程序執(zhí)行,即必須是在招生計劃本上公布的學校和招生計劃;三是考生高考成績必須達到錄取批次和相應高校的分數(shù)要求;四是高校錄取必須通過考生所在的省級招辦核準后形成錄取考生名冊,作為考生被有關高校錄取的依據(jù)。
此外,考生可以登錄“福建招考在線”網(wǎng)站(http://www.fjzs.com.cn),查詢自己是否被錄取,以此來做判斷。
上一篇文章:福建:考生頻繁更改志愿 新高考今年顯露新現(xiàn)象
下一篇文章:福建:可上網(wǎng)查詢 本二出檔線
本網(wǎng)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及各院校網(wǎng)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