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2009年自主選拔錄取面試遴選工作從2月11日開始舉行。面試流程是:統(tǒng)一聽取相關政策講解,分別接受5位專家面試,再分組與資深教授座談。
這是復旦大學自主招生改革第四年。
2006年4月,當第一批上海高三學生走進復旦大學光華樓、通過這所大學自主招生“面試”而被錄取時,復旦此舉被譽為“中國高考制度的破冰之旅”,高考分數第一次與高校錄取脫鉤。
經過四年摸索,高考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從?
“我們希望下一步在上海的招生全部實行自主招生,”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說。
秦紹德透露,一開始時設計在上海全部實行自主招生,但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沒有同意,只同意招收300人,“這是試驗的限制范圍,因為改革的前提是穩(wěn)定。經過3年試驗,證明改革是穩(wěn)妥的,也是成功的?!?/P>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復旦大學在浙江省開展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根據復旦大學2009年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方案,今年自主招生人數共600名,其中上海市500名、浙江省100名。無獨有偶,上海交通大學今年自主招生的范圍擴展到浙江和江蘇。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改革是逐步試點,秦紹德說,希望今后在全國甚至世界各地都是自主招生,這是國外一流大學的通行辦法。同時希望國內更多高校加入這個行列。
252名教授管面試
復旦大學今年自主招生增加了直推生,不用參加水平測試,直接參加面試。這些學生均進行了公示,他們來自30多所學校,范圍很廣,有重點中學,也有非重點中學。
“以前只有重點中學的學生有機會,現在不是重點的中學也有機會了,”秦紹德說,這兩年,有些非重點中學的情況很好,進復旦的人數節(jié)節(jié)上升;有的重點中學,面試錄取的人卻下降。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改革進入第4個年頭,學校對通過自主招生進來的學生進行追蹤。秦紹德表示,這部分學生即使不參加自主招生也能考進來,“但是有些有潛質的學生不是考試能選拔的。我們剔除了一些只擅長考試的學生?!?/P>
2009年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內的252位正教授應邀擔任面試專家,當天有專家提問學生對“范跑跑”的看法,也有專家提問對金融危機的看法。這些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專家們注重的是學生回答中反映出的能力。學校把面試的出題權完全交給老師,用秦紹德的話來說:沒有具體題目,只有大體原則。
調整高考“指揮棒”
“取消文理分科”,是近期人們關注的話題。復旦大學的水平測試,不論文理,十門課都考?!斑@就是指揮棒!”秦紹德說,他坦承,復旦大學的自主招生改革對中學已有一些影響,“我不要求你每門課都學得好,但是不希望你非常偏科?!?/P>
4年前,復旦大學“破冰”之初衷,就是希望通過調整高考“指揮棒”促進素質教育實施。秦紹德說,“唯分數論”的培養(yǎng)人才模式不改變,中國的素質教育是一句空話,“一張再好的試卷也無法考查考生的綜合素質”。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前要進行水平測試(筆試),達到一定標準者方可進入面試。秦紹德透露,上海正在籌劃進行高考統(tǒng)測,所有課在3年里作均勻分布,“如果這個統(tǒng)測非常完整,就不進行水平測試。我們在香港招生就是招統(tǒng)測得7A、8A的學生?!?/P>
秦紹德說,希望有不斷的改革,沖掉應試教育的氛圍,讓學生有更多機會選擇大學,大學有更多機會選擇學生。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據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