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與綜合”中主要有一項:“2.5根據(jù)作品內容,通過合理推斷和想象,作適當拓展?!?/P>
對詞語的語境義的分析,對句子的分析,對內容中心的分析,對觀點的分析和評價,離不開推斷和想象。推斷包括必然推斷和或然推斷。要保證推斷的結論嚴密可靠,關鍵在于把握信息之間的條件、因果等方面的聯(lián)系。
推斷離不開聯(lián)想,其形式多種多樣,有反映事物外部聯(lián)系的簡單的、形態(tài)的聯(lián)想,也有反映事物內部聯(lián)系的復雜的、意義的聯(lián)想。閱讀也離不開想象,須把作者描繪的圖景和意境真實地展現(xiàn)在自己的腦海中,這是再現(xiàn)性想象;讀后由此及彼,根據(jù)語言的觸發(fā),腦海中展現(xiàn)出文中未曾描繪的圖景和意象,這就是創(chuàng)造性想象。
推斷和想象在閱讀中可以促使讀者突破眼前讀物的局限,加深對讀物思想感情的理解。這類題型要求考生思維活躍,知識豐富,能用完整的語言將自己獨立的理解表達出來。有時要求就文中的某一點展開聯(lián)想,調動、整合原有的知識進一步論證這一點;有時要求根據(jù)提供文章的主體部分來推斷、設計其某些部分的內容等。
應對策略:要做好此類題,必須有豐厚的知識儲備。這要求考生在平時要打開閱讀的視野,廣泛積累知識,并分門別類加以梳理、儲存?!案鶕?jù)作品內容”要求答題一定要建立在整體理解并把握全文的基礎上。這要求考生平時應注重培養(yǎng)整體閱讀的觀念和習慣,切不可只抓一點而不及其余?!昂侠怼笔窍薅?,要求所做出的“推斷和想象”必須從文本出發(fā),從實踐出發(fā),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進行推斷、預見和假設。
此外,“鑒賞與評價”中的“3.1鑒賞文學作品的藝術形象、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風格等”,與去年相比,縮小了范圍并降低了難度;“表達應用”中“4.3.1書寫規(guī)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則明確要求標點符號的運用與書寫,屬提高了的要求。
綜觀此次調整,兩個跡象值得關注。一個是“基礎性”。明確提出“課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及文學和文化常識”,“附錄”中列出的初中、高中文言文300個文言實詞,這些都明確指向課內和教材;“運用現(xiàn)代漢語基本語法知識理解文章內容”更是明顯突出語文的“基礎”。另一個是“過渡性”。將寫作能力變?yōu)椤氨磉_應用”,且“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常見的應用文”中的“常用”一詞,都有一定的變數(shù),擴加了命題的選擇性;“試卷測量目標比例”籠統(tǒng)分配為“識記與理解、分析與綜合、鑒賞與評價約為54%;表達應用約為46%”,留有更多余味;“示例”中的“測量目標”的表述還是沿用了2008年《考試手冊》中的表述,即使是新增的[例2]《燈籠紅》也不是按2009年《考試手冊》來表述,流露出較明顯的“過渡”性質。
應對策略:根據(jù)一些“變點”適度調整復習方向,關注基礎和課內,狠抓提高能力不放松。
本網站的信息及數(shù)據(jù)主要來源于網絡及各院校網站,本站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為高考生提供更多信息作為參考,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